我怕的不是电车起火,而是小米SU7这种“为你好”的聪明

讲真,成都小米SU7那一把火,烧得是真旺。一个人没了,一地鸡毛。

这事儿一出,立马就有人蹦出来说,司机涉嫌酒驾,是主要原因。是是是,酒驾当然不对,必须谴责。但我们今天聊的不是交通安全小课堂,而是另一个更魔幻的问题:当一个错误的人,开上一辆“过于聪明”的车,会不会把悲剧的概率直接拉满?

小米汽车的那些所谓黑科技,在冰冷的现实面前,就是一场大型、荒诞且充满“表演性”的行为艺术。

先说那个门,那个半隐藏式的飞升按钮。

根据现场视频,路人围着车,拼了命地砸窗,手都砸出血了,车门就是纹丝不动。直到消防员带着电锯过来,搞了一出赛博朋克版的开颅手术,门才算开了。但人已经没了。

为什么不开?小米客服会给你一套标准话术:车辆接收到碰撞信号,会触发整车解锁。听着特别智能,特别AI。

但问题是,现实世界不是实验室,马路不是无菌舱。一个高速碰撞,可能直接把你的传感器干报废了,把线路干熔断了。你的代码写得再牛,物理上断联了,神仙也救不了。这时候,这个所谓的半隐藏式门把手,就从一个科技的象征,瞬间退化成了一块焊死在车身上的铁片。

它甚至不如一个最原始的机械把手。

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电车的油腻中年人,最恐惧的就是这种“为你好”的聪明设计。你给我一个最土的机械门锁,我谢谢你全家。因为在撞到七荤八素的时候,我信不过我的脑子还能记起那个藏在犄角旮旯里的应急开关,我只信我几十年养成的肌肉记忆——拉。

这种所谓的科技感,本质上是一种傲慢。它默认用户永远处于冷静、理智的状态,默认救援人员人手一本小米SU7的使用说明书。可现实呢?现实是撞车后人是懵的,路人是慌的,大家想救人,但对着这块光滑的铁皮,跟看一件出土文物似的,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

我怕的不是电车起火,而是小米SU7这种“为你好”的聪明-有驾

不得不说,这种为了设计感而牺牲可靠性的思路,充满了工程师不食人间烟火的浪漫。但这种浪漫,在紧急关头,是要命的。

我怕的不是电车起火,而是小米SU7这种“为你好”的聪明-有驾

然后,我们聊聊更玄学的,那个“电芯倒置技术”。

雷总在发布会上,把这个技术吹得天花乱坠,说是行业首创,极端情况下能快速向下释放能量,保证乘员舱安全。翻译一下就是,别人家着火是BBQ,我们家着火是铁板烧,火苗子往下走,绝对不打扰您在车里听歌。

这个理论听着,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爬出引力井连夜给雷总点个赞,顺便问一句你们地球的物理学是不是已经进化到可以无视热空气上升了。

这次成都的事故,简直就是对这个PPT理论的一次公开处刑。事实证明,火往下喷,车子照样能给你烧成一个骨架。因为能量是守恒的,但火苗不是。你把那个唯一的“地火闸门”安在车底,火舌照样能从四面八方舔上来,最终把整台车变成一个巨大的移动火盆。

说真的,成都那地方,好吃的太多了,一个火锅就能解决所有烦恼。但这车烧起来的火,可比火锅猛多了。

电芯倒置这个技术,真正的初衷可能不是为了安全,而是为了空间。把泄压阀,哦不,地火闸门朝下,能让电池包更薄,车内空间更大。这是一个典型的用安全风险去置换舒适性的“魔鬼交易”。

更骚的操作是,小米SU7本身就是个低趴的轿跑。你把全车最脆弱的命门放在最容易被磕碰的底盘上,每天在路上玩刮刮乐,就问你怕不怕?任何一次不经意的托底,都有可能损坏这个“地火zeta门”,埋下一颗定时炸弹。这已经不是在开车了,这是在修仙,赌的就是今天出门没碰上硬茬子。

写到这,我突然觉得我有点刻薄了。但没办法,看着一条人命就这么没了,你很难心平气和地去分析什么技术路线。这简直就是草菅人命!

现在这个车圈,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所有人都疯了,都在掀桌子。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最好的营销手段就是把餐厅炸了,吸引所有人来看热闹。

小米汽车从出生开始,就自带流量光环。它的每一个动作,都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这种关注度是双刃剑,它能让你一夜封神,也能让你一念成魔。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因为最牛逼的算法,也算不出一个大爷能从哪个角度以什么样的姿势躺到你车前。同样,决定一项安全技术成败的,不在于实验室里那些完美的参数,而在于一次酒驾,一次失控,一次混乱到极点的真实车祸现场。

但能过,就是能过。过不了,就是过不了。

所以,小米的这些黑科技到底行不行?这个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次事件,小米SU7的安全性讨论度直接拉满,热搜KPI超额完成。你以为人家在造车,其实人家在做流量。流量,才是这个时代唯一的金钟罩铁布衫。至于车主的安全?那是另一个故事了,可能需要另一个PPT来解决。

我怕的不是电车起火,而是小米SU7这种“为你好”的聪明-有驾
我怕的不是电车起火,而是小米SU7这种“为你好”的聪明-有驾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