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26日起,安世半导体晶圆不再进入东莞工厂,全球主流车企手里的两到三周芯片库存正在快速见底
这是一场由控制权争夺引发的供应链风险,击中的不是技术最前沿,而是汽车工业赖以运转的基础器件
东莞工厂承担安世约七成封装测试产能,欧洲的晶圆从德国汉堡、英国曼彻斯特出来,到中国南部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再被装进车灯控制、车身开关、方向盘模块等系统里
晶圆还在生产,封测被卡住,结果就是车间里成品出不了门
技术在欧洲,封测在东莞,最后一道工序卡住了整条链
这不是一家工厂的节奏变化那么简单
据媒体实地探访,工厂自十月中旬开始限制出货,执行上四休三的安排,约三分之一的设备停着
对于按天计算产线节拍的汽车供应链,这样的调整直接传导到整车厂的排产表上
导火索清晰可辨
9月30日,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接管安世半导体,冻结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的控制权,并罢免中国籍CEO张学政,由德国籍CFO斯蒂芬·蒂尔格临时接任
随后,法律层面的接力继续推进
10月7日,荷兰企业法庭裁决暂停张学政在安世的相关职务,指派人员代表安世半导体,并将安世半导体的所有股份减去一股托管给指派人员
另一边的反制也很快落地
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禁令,限制安世中国公司在华生产的特定成品和子组件出口
两套命令交错,企业日常运营被挡在中间
公司内部的指令也在分岔
10月19日,安世中国公司发公开信给员工,要求继续执行安世国内公司的工作指示,未获法定代表人同意的外部指令可拒绝执行
这封信把站位划得很清楚,意味着在中国工厂的生产安排和对外发货上,国内公司将自主下决定
最新沟通来自总部
据路透社报道,斯特凡·提尔格在10月29日签署的信中写明,除非“合同义务得到充分履行”,否则无法恢复向东莞工厂供应晶圆
更关键的是态度和应对策略
总部称正在寻找替代解决方案以保证继续向客户供应,并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将退出东莞工厂或整个中国市场
与此同时,市场侧也出现调整
有报道显示,安世中国公司已恢复向本地客户供货,并规定向分销商的销售需以人民币结算
问题摆在眼前:谁来对质量和交付背书,客户的风险如何分配,合同又该遵循哪一套管理体系的解释
这家企业在全球汽车电子里处于关键位置,恰恰因为它做的是基础器件
安世并不以先进制程著称,但它的分立器件铺满了量产车的线路板
一辆传统燃油车大约需要五百颗这类芯片,电动车的用量动辄上千
这些小信号MOSFET、二极管、晶体管、ESD保护器件里,安世拿着多个细分的头牌
到2025年上半年,车规功率MOSFET的市场份额稳定在约14%
替代供应商不是没有,但在两三周内完成规模切换是难题,车规认证、测试、供应排期都有时间成本
整车厂的压力已经显形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调研给出的结论是,多数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的安世芯片库存只能维持两到三周
具体到公司,情况更加紧迫
日产汽车称其库存将支撑到11月第一周,本田汽车在10月28日暂停了墨西哥一家装配厂的运营,大众汽车警告不排除短期生产停滞
应对手册也在迅速更新
斯特兰蒂斯集团设立“应急指挥室”,其首席采购官直言这是需要每日应对的全球性问题
梅赛德斯-奔驰等正在寻找替代源,但短期大规模转单很难,它们知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采购动作,而是系统重配
行业增长的底盘仍在抬升,这让冲击更具放大效应
Yole Group的分析显示,汽车半导体市场增速较快,预计2023到2029年动力系统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1%,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达14%
这意味着需求端不会等人
中国主机厂在半导体方面的投入强度更高,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显著超过全球平均,这也在推动本土供应链的快速完善
对比过往的案例能看清路的方向
中芯国际在美国限制之下加大研发投入,逐步提升工艺能力,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华为在芯片供应链被切断后,一手自研,一手联动国内产业链,实现若干环节的国产化替代
这两条路都不轻松,却在高压下走出了韧性
两套管理团队、两套供应逻辑、两套客户通知,现实里是一条链在被拉扯
荷兰总部警告客户不要购买中国工厂生产的芯片,理由是无法保证质量;
安世中国宣布独立自救,争取用国内资源把生产拉通形成闭环
德国《经济周刊》评论称,荷兰政府的接管是一着罕见且可能适得其反的举动
这句话不必赞同或反对,但它提醒一个现实:强制干预可能让原本稳定的跨国供应配置失序
供应链的韧性不是口号,是能否在分裂状态下把合格产品按时交付给客户的能力
一位采购经理最关心的往往不是技术参数,而是交期、批次稳定性、售后责任
对整车厂而言,缺的不是最尖端,而是最稳定的量产器件
因此,这次冲击的真正风险在于系统性不确定性,它让排产、库存管理、交付承诺都变成浮动值
一个实际的问题必须被回答:谁来对同一品牌、不同产线的产品质量承担统一责任
还有另一个问题同样要直面:在冻结令一年有效期与出口管制无明确时间表的前提下,多久能恢复常态化的跨区协同
企业可以在纸面上画出备选方案,但供应链的真实切换需要时间、认证和信任
事实是,双方暂未显示让步的迹象
荷兰方面的法院冻结令有效期为一年,中国的出口管制也未给出解除时间
总部正在寻找替代方案,国内团队在尝试本土化运营,客户则在分散采购与压缩排产之间权衡
相比2021年那次由疫情和产能失衡引发的短缺
这一次的根源是地缘政治对商业规则的直接介入
如果说上一轮考验了产业的扩产能力,这一轮更像是对企业组织和跨境治理的压力测试
在控制权之争尘埃未落之前,全球汽车产业链的参与者都需要为可能到来的供应中断做好准备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按眼前的节奏做出的务实判断
最稳妥的策略,是在合规边界内加速多元化备份,同时保留与现有体系的修复通道
当双方坐回桌前时,能否迅速恢复协同,取决于这段时间里各自是否保留了技术、质量与合同层面的连接点
最终要看的是一句最朴素的目标:把合规、可追溯、按期的合格器件交到客户手里
在世界的车间里,车灯要亮、方向盘要稳、电控要安全,供应链的每一次卡顿,都将具体地体现在这些小器件的有无上
把问题讲清楚,把交付做扎实,这才是这场风暴里最需要的定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