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立下盈利军令状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现场,蔚来汽车CEO李斌面对媒体镜头作出重要表态:通过技术量产、销量提升与降本增效三管齐下,我们确信经营表现将逐季改善,第四季度必定实现单季盈利。这番宣言距离其2024年财报发布仅隔两周,而这份被称作史上最强的财报却暗藏玄机。
营收双增长背后的财务密码
根据蔚来披露的2024年财报数据,企业全年营收达到657.3亿元,同比增幅18.2%。其中第四季度单季营收197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5%,环比第三季度提升6%。值得关注的是,整车毛利率在第四季度攀升至13%,综合毛利率达到12%,两项指标均创下近三年新高。
亏损黑洞持续扩大
与亮眼的营收增长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蔚来2024年净亏损额达到224.02亿元,同比扩大8.1%。第四季度单季亏损71.12亿元,较前三季度平均50亿元左右的亏损规模出现明显攀升。这种增收不增利的财务表现,使得李斌提出的2025年Q4实现季度盈利,2026年达成全年盈利目标遭受市场质疑。
技术投入构筑盈利护城河
蔚来管理层将毛利率提升归因于三大核心要素:NT3.0平台车型全面量产带来的规模效应、电池及芯片供应链成本优化、智能驾驶系统NOP+订阅服务收入增长。财报显示,企业2024年研发投入达108.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16.5%,持续领跑造车新势力阵营。
降本增效的双刃剑效应
在运营层面,蔚来实施的组织架构调整已初见成效。通过合并重复职能部门、优化销售网络布局,四季度销售及管理费用同比下降7.2%。但快速扩张的换电站网络仍带来沉重负担——截至2024年末,蔚来在全球运营的换电站总数突破2600座,单站日均服务次数却从35次下降至28次。
行业观察者的多维解读
多位证券分析师指出,蔚来要实现盈利承诺需突破三重关卡:首先是主力车型ET5/ET7需维持月销破万的稳定表现;其次是电池租赁BaaS模式需提升用户转化率;最关键的是智能驾驶软件订阅收入需突破10%用户付费率大关。目前数据显示,NOP+功能的用户激活率为23%,但付费转化率尚未公布具体数据。
盈利倒计时下的战略抉择
面对2025年四季度这个关键节点,蔚来产品规划显示将推出三款NT3.0平台新车,涵盖主流家庭市场。渠道方面计划新增200家体验店,重点布局三四线城市。在资本市场,企业手握453亿元现金储备,为战略转型提供充足缓冲空间。但如何平衡技术投入与盈利节奏,仍是摆在李斌面前的核心课题。
2025年4月26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