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财经观察出品
撰文丨学研
世界首富马斯克快撑不住了。
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斯拉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面对这份汽车销量大滑坡、营收利润双降的财报,马斯克终于表态,从5月开始,他将减少在DOGE项目上花费的时间,更多地投入到特斯拉的工作中。
同时,马斯克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将尽力“敦促”特朗普降低关税。
随着一系列消息的公布,特斯拉股价仿佛坐上了过山车,盘后由涨转跌再转涨,在马斯克提到减少DOGE工作时间后,特斯拉股票进一步走高,目前已涨超5%。
但马斯克并不想彻底辞职,“只要总统希望我这么做,我会继续每周花一两天时间处理政府事务。”显然,马斯克还舍不得放弃花费巨大成本换来的“政府背景”。
现代版“捐官”
中国古代有向国家捐纳钱物换取官职的制度,被称为“捐官”,是封建社会为解决财政困难而设立的合法买官途径。
现在看来,马斯克向美国政府靠拢,何尝不是现代版“捐官”呢?
除了马斯克替特朗普政府干活带来的“声誉受损”,随之而来的还有世界首富真金白银的身家大缩水。
年初至今,特斯拉股价接近腰斩,总市值跌出“万亿美元俱乐部”,导致马斯克身家大缩水。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显示,截至4月23日,马斯克尽管仍以3010亿美元财富位居全球第一,但相比年初,其个人总资产已经减少1310亿美元。
也就是说,马斯克大约每天要支出9亿美元的“带薪上班”费用。
不仅如此,自从马斯克领导政府效率部以来,合计精简联邦工作人员的人数超10万,导致全美引发了“反马斯克”示威,对特斯拉的汽车业务造成极大冲击。
马斯克帮忙干脏活累活,换来的却是懂王背刺。美国对进口商品加高额关税,特斯拉如果想将中国上海工厂生产的零件运回国,成本直接翻倍。
2025年4月15日凌晨,马斯克X账号发了张图,并配文“原来我捧起来的是只狗”,短时间内引爆全网。结合几天前,特朗普对着镜头公开表示:“马斯克离职?我可不挽留!让他当‘效率部负责人’,只不过是我刚好喜欢他。”众人猜测,马斯克在对特朗普指桑骂槐。
(马斯克X账号内容)
经历了一系列事件,或许这位卖电车、造火箭的商业大佬真的想明白了,他在商业世界呼风唤雨的手段,在政界并不完全适用。
现阶段,突破汽车业务困境,落地AI自动驾驶(FSD)、人形机器人(Optimus)、无人出租车(Cybercab)或许才是马斯克应该做的。
车卖不动,AI疯狂烧钱
特斯拉2025年一季报是近两年来表现最差的季报。总营收193亿美元,同比下跌9%,净利润暴跌71%至4.09亿美元。主要原因是汽车业务(电车、电池、充电桩、自动驾驶FSD、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拖后腿,导致汽车收入同比下降约20%,仅为139.7亿美元。
(特斯拉25年一季度报)
其中,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33.67万,同比减少5万台。主力车型Model 3、Model Y共交付32.4万台,同比减少4.6万台。同时,财报提到ASP(车辆平均售价)下降,尽管没有公布单车售价,但根据129.2亿美元的汽车销售收入和33.67万台交付量计算,特斯拉单车售价大约为3.84万美元,同比下滑约0.14万美元。
准确来说,特斯拉汽车收入下滑其实是主力车型卖不动了,赚的钱少了。
这也是不少投资者最担心的点,特斯拉电车业务“摆烂”得太明显了。除了小众车型Cybertruck外,特斯拉在过去4年中未发布过新车型,所有消费品都有生命周期,吃老本不可能吃一辈子。
卖车生意以外,自动驾驶、无人出租车、机器人三大项目持续烧钱。
一季度研发费用增长至14.1亿美元,同比增加2.6亿美元。研发费用率涨至7.3%,高于传统车企(3%-5%),低于新势力车企(7%-20%)。
造车工厂上线无人驾驶运输车辆、FSD(全自动驾驶)落地中国、Optimus机器人试产线开建,这些项目统统需要持续“烧钱”,进一步压低了特斯拉的毛利率。
特斯拉公司整体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7.4%降至16.3%,汽车业务的毛利率则从上季度的16.6%降到了16.2%,让特斯拉的盈利压力骤增。
好在以储能电池和充电业务表现亮眼,撑住了特斯拉本应更糟心的业绩。
一季度能源生产和存储收入为27.38亿美元,同比增长67%;“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26.4亿美元,同比增长15%,核心是充电业务。
但这两块业务的潜在风险也不小。
特斯拉储能订单的增长大多依赖政府项目和补贴政策,马斯克身份切换或许会给该业务带来极大的不确定因素。
在充电业务受众最广的中国市场,特斯拉已经建了2000多座超充站,但比亚迪、蔚来等竞争对手也在自建充电桩,并且扩张速度极快,势必会摊薄特斯拉的市场份额。
回归主业,继续画饼
因此,特斯拉要想扭转颓势,大概率还得从核心汽车业务的核心市场入手。
特斯拉一季度汽车销量下滑,但在中国市场反而交出了漂亮的成绩。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交付Model 3和焕新Model Y超17.2万辆,其中国内销量达到13.72万辆,创下自2022年以来的第一季度最高纪录。
更关键的是,特斯拉上海工厂的零部件本地化率已经超过95%,中国市场几乎不受关税政策影响。
有消息称,为了进一步扩张中国市场份额,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四季度交付7座版Model Y,该车型针对国内市场进行了优化,旨在与理想、问界等品牌争夺追求大空间的家庭用户。
关于外界期待已久的廉价车型Model 2,马斯克在财报会议上特意强调,包括Model 2在内的新车计划仍在按计划推进,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投产。据悉,Model 2车型定价约2.5万美元,是特斯拉应对销量增长危机的利器。
如果说汽车业务是特斯拉的基本盘,那么马斯克持续画饼的AI项目,才是特斯拉下阶段设想的增长主力。
自动驾驶FSD(完全自动驾驶)正处于全球加速落地阶段,这项技术将直接影响特斯拉汽车2025年的销量表现。
今年2月底,采用纯视觉方案且无需本地数据训练的特斯拉FSD(监督版)进入中国市场。这也是特斯拉第一次在北美以外的地方卖FSD,预计今年内还会落地欧洲市场。
无论中国还是欧洲,FSD的合法性和商业化仍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例如中国的监督版并非完整版本,其他地区也可能面临类似问题。特斯拉一季度报未公开FSD的订购率,显然时机还不成熟。
Optimus机器人业务目前还处于工厂的初级应用阶段(如分拣、行走)。马斯克表示,特斯拉计划在202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弗里蒙特工厂启动Optimus的试点产线,目标是在2025年底在特斯拉工厂部署数千台机器人,并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年产百万台的目标。
(弗里蒙特工厂的Optimus)
现阶段,Optimus在基础任务和硬件降本上取得进展,但复杂场景能力、量产爬坡仍是障碍,距离规模收入还很遥远。
Cybercab无人出租车同样如此,特斯拉计划今年6月投放10-20台车,如果计划顺利,将在2026年大规模生产。参考国内小马智行、萝卜快跑等无人驾驶企业的发展轨迹,特斯拉目前仍处于筹备阶段。
一句话总结,自动驾驶FSD是最有希望帮助特斯拉走出泥潭的项目,但监管和用户信任是两大障碍;Optimus机器人和Cybercab无人驾驶出租车还处于画饼阶段,能不能顺利走出工厂还不好说。
对此,马斯克AI大饼总结下来就是:自动驾驶+机器人的故事很有想象力,将分别颠覆出行和劳动力市场。
短期内,特斯拉应该指望不上AI项目的反哺了,但如果上述车型能如期上市,乐观估计,特斯拉二季度汽车销量将会稳步复苏。
影响特斯拉复苏的另一关键因素,则是马斯克本人。
美国投行Wedbush的高级股票研究分析师Dan Ives分析认为,马斯克作为削减联邦政府规模和权限的代言人,无形中成为了特朗普政府和政府效率部的政治象征。这惹怒了众多倾向于民主党的消费者,而他们正是美国电动车的主要消费群体。
作为政府的特殊雇员,马斯克只能在白宫任职130天。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马斯克5月底就会彻底卸任,就是不知道离职能否平息消费者的不满。
曾几何时,马斯克左手握着推特热搜的流量密码,右手抓着特斯拉的电池技术,自如地游走在各个名利场。没想到原以为能合作双赢的政府大腿,反而让科技大佬在政治里栽了个大跟头。
回望过去,不知道忙着拯救特斯拉的马斯克,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初做的决定。
(文章来源:花朵财经观察)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