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现代决定不卷了丨一句话点评
欧洲插混车型续航竞赛因成本与规则降温。
近汽车圈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丰田和现代这两大车企,好像突然"不卷"了。这可不是什么坏事,反而透露出一些值得琢磨的行业新风向。
先说丰田。近他们采购负责人熊仓和生在线上说明会上宣布,2025财年上半年要对零部件采购价格上调10%至15%。乍一听涨价好像挺反常,但仔细想想,这其实是丰田在给供应商减负。现在能源和人工成本都在涨,供应商压力山大,丰田这波操作相当于"我多赚点,你少扛点",终目的是保证供应链稳定。在中国车市这种"卷王"遍地走的环境里,丰田这招"逆势而为"还挺特别的。
更耐人寻味的是,在欧洲汽车新闻大会上,丰田欧洲产品负责人安德里亚·卡尔卢奇直言,插混车纯电续航达到100公里就够用了。他说得直白:"电池越大成本越高,得加多少零件啊!“这话说得实在,但在中国市场,像理想、问界这些品牌,插混车续航动不动就冲200公里,丰田这态度确实显得"佛系”。
不过丰田也不是完全保守。数据显示,2025年前四个月他们欧洲PHEV销量大涨139%,C-HR插混版卖了两万多辆,RAV4插混版续航正好100公里。这说明消费者其实挺认可这种"够用就好"的策略。
现代汽车的态度和丰田类似。现代欧洲CEO泽维尔·马丁内特直接质疑:"插混车装两套动力系统、一大块电池,复杂又贵,到底该在哪停手?"他预言,再过两三年插混车吸引力可能进一步下降。这话放在中国车市有点逆耳,但仔细想想也有道理。
欧洲市场近的变化更值得玩味。欧盟新规要求插混车用更严苛的"实用系数"测试,实际排放可能翻倍。这就让单纯堆电池的路子越来越难走。宝马、沃尔沃这些欧洲品牌也开始测试增程车,但整体竞争态势确实在变。
这场插混续航竞赛的降温,其实反映出车企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技术路线怎么选?成本怎么控?消费者到底要什么?在中国市场,领克08续航200公里,奥迪Q3插混版要冲119公里,这种"军备竞赛"还会继续。但在欧洲,丰田和现代的"不卷"或许预示着,未来汽车竞争的重点,可能真要从单纯比续航,转向比综合实力了。
说到底,汽车这行当,永远不缺新花样。丰田和现代的"不卷",说不定是下一波竞争的开始呢。你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