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电车省钱难,充电排队烦,二手掉价快

我就纳闷了,买电车究竟值不值,这事为啥总是争来争去?电车这玩意,怎么就成了生活质量的风向标,好像开上电车,人生立马不一样了。但真是这么回事吗?

咱们先不聊技术,先聊聊心态。谁都想过得舒坦点,能省点钱又能玩点新鲜,这难道不是人之常情?我刚买电车那会儿,其实就是觉得新潮,油车开腻了,再一个,大家伙都在说电车成本低,“花得少,省得多”嘛。再加上家里有小孩要出生,媳妇上下班接送,想着拿养娃的钱省点加油钱,也是挺能理解的。

但现实就是这么打脸。刚开头那几个月,电车给我一种生活焕新的感觉。咱不说别的,花二十多万买的车,开起来跟三十多万的油车感觉差不多,方向盘一抠,电门一踩,嗖就出去了,速度提得比油车快,谁不喜欢?车里各种科技配置,屏幕比家里电视都大,该有的氛围灯、真皮座椅一样不落,氛围感给人拉满了。这些要是油车上,得加好多钱选配。

最重要的是,每次想到以前加油钱哗哗地流,现在掏手机一查,电费账单那几个小数点,什么油价贵的焦虑都没了,是不是觉得自己真机智?但是呢,幸福总是短暂的。

你以为电车天天省钱?那你得看条件和时机。充电这个环节直接把我乐观的脑袋卡住了。刚买那会儿销售承诺说三个月给装充电桩,结果扯皮等了好久,好不容易拿到了,但是,没产权车位就是不给你装。你说小区物业死心眼吧,人家也有难处,怕出事。只能挑各种商用充电桩,贵不说,有时候还不好排队,晚上一群电车主在那扎堆等着充电,您说麻烦不麻烦?

好吧,即便熬夜充电,商用充电贵也在所难免。5毛钱一度电?那是忽悠。就夜里十二点到凌晨六点,还是偏远小地方能有,赶上白天和市区,电价动辄一块二一块三,有的高速服务区两块多一度电,简直抢钱。你以为就是油车贵,电价随手捡的吗?真算下来,电车能省的钱其实有限。

而且买电车的人经常忽略了最大的坑——掉价。油车这几年折旧慢,但电车呢,新一茬比一茬便宜,技术升级飞快。造型功能、自动驾驶、续航里程,隔三差五全新一个版本。我两年前买二十三万,现在新品十三万了,我那台车二手市场收不到十万。车贩子直言不讳:电车现在不值钱,谁要新不买旧?

所以,钱省出来没?我心里清楚得很。你说一年掉七八万,这得跑多少公里才能把电费省回来,现实呢?一年不开五六万公里根本O不到那个点,大多数人哪有那么多路跑?而且你真去琢磨一下账本,很可能电车“省出来的油钱”远没你以为的多。

还有,续航焦虑这病根本没治。刚买时显示五百二三公里,怎么也够用了吧?结果两年多下来,现在充满电掉到四百三五(还吹牛算四百五),开冷气跑高速那更遭,一下二百五二百六就见底。你要说油车,加满一箱油稳稳八九百,跑多少心里有数。电车这“仪表显多少心中没底”,尤其一到冬天,续航掉电跟上厕所撒尿似的快。

我印象最深一次,合肥开去江西六百公里。理论上一次充电足够,但实际开没两百公里表就报警,电量掉得飞快,路上被迫找了三回充电桩,排队、充电,拖拖拉拉多花俩小时。你说着急有点事怎么办?油车嘛中途简单进一趟服务区,用不了十分钟,电车最少半小时,稍微堵点,焦虑到头发掉光。

买电车省钱难,充电排队烦,二手掉价快-有驾
买电车省钱难,充电排队烦,二手掉价快-有驾
买电车省钱难,充电排队烦,二手掉价快-有驾

电车只有一个最大的“优点”——科技感,屏幕大,app多,系统玩的花俏,一应俱全。但说白了,除了刚开始觉得刺激,久了也没什么新鲜劲。天天开车,真用得着那么多软件吗?不还是开车代步,偶尔导航、听个歌,剩下的功能放着吃灰。就这么点花活,值不值那十几二十万的折旧?真该好好掂量。

买电车省钱难,充电排队烦,二手掉价快-有驾

电车还有一个问题,叫不可控。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新问题,是电池衰减快,还是系统抽风,或者冬天就突然掉电。我有个哥们,天气一冷续航变七折,啥用没有。对于没有固定停车位,没有专属充电桩的家庭来说,这东西就是放大你的不方便,耗你时间,磨你耐心。而现在不管大城市小城镇,装私桩条件都苛刻,想装多多受罪,动不动被物业踢皮球。

再往深了想,其实很多人买电车,图的不就是新鲜跟宣传里那点省钱、省心的假象了吗?大家都在追风潮,追“智能”,追环保,还能享受点新能源政策福利。但“省”只是表面文章,真用起来,还是要回到你是哪一类用户。有自家固定车位、能装私桩、城市间通勤距离短、不怎么跑长途的,电车确实算是不错选项。但要是你经常跑远、没桩用、节假日要自驾、对时间效率有要求——我劝你慎重点。

你要真问油车和电车有什么优缺点?油车便宜好修,油费贵但续航稳定,二手保值,坏了随便找家修理铺就能搞定。电车新鲜安静没尾气,起步快,市内堵车表现好,充电不贵但找桩难,保值率惨淡,没私桩麻烦一堆,电池衰减看天吃饭。你说哪个好哪个坏,就是看你的生活半径和消费逻辑。

有钱任性买新体验当然可以,图个科技快感也无可厚非。但很多人是被营销洗脑,觉得买电车等于走进了新时代,忽略了时间效率、便利和损耗的无形代价。你见过电车老车主天天刷新着眼看新车降价,自己车掉价心在滴血的样子没?也见过半夜排队充电狼狈不堪的没?

归根结底,电车不适合所有人,尤其现在这种公共设施还没完全普及的情况下。买回来头几年用着挺爽,但远没宣传里说得那么省事省心。技术迟早会进化,或许以后换代电车真能让人无实际焦虑。但如今,有些“先进生活方式”,其实是“提前交学费”。

别让“省钱、环保”、“新潮科技”这几个大词儿忽悠了你,先掂量下自己的日常,算明白了,做决定才不后悔。最后,选择权是自己的,道理都是听来的,真念头都是用脚投出来的。谁手机上都有几百张充电桩排队的照片,谁大冬天被电池掉电崩溃过,谁坐二手市场上痛心疾首砍价,心里自有真答案。

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攀比”和“自虐”的。生活这东西,自己舒服才是真的爽。电车到底会不会让你后悔,真得问问你自己,问问时间——再也没有哪个选择像买电车一样,让人这么容易冲动,又让人这么容易后悔。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