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在新能源车圈里,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身边不少朋友都在讨论零跑C10,就连小区楼下都突然就连小区楼下都突然多了好几辆。说实话,作为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了15年的"老司机",这种集中爆发的购车热潮还真不多见。上个月陪朋友去提车,亲眼看到4S店里的交付区停满了等待主人的零跑C10,销售顾问忙得连午饭都顾不上吃。这让我特别好奇——这款定价15万左右的中型SUV,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10万多个家庭毫不犹豫地掏腰包?为了找到答案,我特意走访了多位真实车主,还深度体验了这款车一周。下面要分享的这些发现,可能会颠覆你对国产的这些发现,可能会颠覆你对国产新能源车的认知。
坐进驾驶舱的第一刻,就被那块14.6英寸的2.5K悬浮大屏吸引了。这感觉就像第一次用智能手机看高清电影——卡片式界面简洁明了,语音指令"打开空调、导航到国贸、播放周杰伦"一气呵成,连我这种对电子设备不太敏感的人都能秒上手。更让人惊喜的是,当我说"我有点冷"时,系统居然能智能调高温度并关上车窗。后来才知道,这要归功于那颗高通骁龙8295芯片,以前高通骁龙8295芯片,以前这可是50万级豪车才舍得用的配置。有位做IT的车主朋友打趣说:"这车机反应速度比我去年买的旗舰手机还快,简直是把电竞电脑装进了车里。"
说到空间表现,必须提那次有趣的"全家福测试"。周末载着身高1米86的篮球教练表哥,加上他两个练体操的双胞胎女儿,后座居然还能放下儿童安全座椅。表哥比划着两拳多的腿部空间开玩笑:"以前开合资车总得蜷:"以前开合资车总得蜷着腿,现在终于能伸直了。"2825mm的轴距确实不是摆设,特别是后排地板纯平的设计,让中间座位的乘客终于不用"骑马蹲裆式"坐车了。不过最让我意外的是后备箱的"变形记"——下沉式设计让常规行李舱秒变"深坑模式",上次帮邻居搬家的折叠婴儿车、露营装备统统轻松吞下。
在杭州西湖景区试驾时,特意体验了传说中的NAP导航辅助驾驶。开启的瞬间就像有个老司机在帮你把控方向盘,过弯道时方向盘会自动微调,遇到前车减速也能线性跟停。同行的媒体老师掏出手机计时:连续20公里高速路段,人工干预次数居然是零。这要归功于全车23个高精度感知硬件组成的"天网",连旁边车道摩托车变道的意图都能提前预判。不过最实用的还是城市里的自动泊车,有次在万象城地库,它居然一把就停进了我看了都停进了我看了都摇头的"夹缝车位"。
关于续航焦虑这个问题,网约车司机王师傅给我算了笔账:他开的增程版每天跑300公里,晚上充电白天加油,综合算下来每公里成本才0.25元。"比烧气还便宜"他伸出三个手指,"三个月省下的油钱都够给孩子报绘画班了。"实测中发现,530km纯电版在开空调的情况下,市区通勤能跑430km左右,续航兑现率接近八成。有车主分享了个小技巧:用手机APP提前10分钟开启电池预热,冬天续航能多出预热,冬天续航能多出5%。
安全性能方面,工程师小张给我看了组震撼数据:车身73.6%采用高强度钢,关键部位的热成型钢强度达到1500MPa,相当于每平方厘米能承受15吨压力。更厉害的是电池包的"铜墙铁壁"设计,双层铝合金壳体加上航空级隔热材料,通过了比国标严格3倍的针刺比国标严格3倍的针刺实验。有次车主聚会时,一位女司机分享了她被追尾的经历:"后车保险杠都变形了,我的C10就掉了点漆,当时交警都看呆了。"
现在终于理解呆了。"
现在终于理解为什么零跑C10能创造月销破万的奇迹了。它就像个"六边形战士",在空间、智能、续航、安全等方面都没有短板。有位同时拥有BBA的车主说得很实在:"以前觉得新势力是玩具,现在发现C10这种车才是过日子该有的样子。"从市场反馈来看,消费者用市场反馈来看,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的结果已经说明了一切。如果你正考虑入手一款全能型家用SUV,不妨去试驾体验下——说不定停车时,销售顾问会告诉你:"先生您看的这款配置,现在订车要等三周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