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你个问题,你敢不敢在加油站旁边跟别人说,五分钟充满一辆电动车?要搁在中国,现在不少新车已经开始宣传五分钟快充,电池技术真就硬生生地干出来了。
但换到美国,你会发现这事根本没戏,因为特朗普上来就要把电动车的政策补贴给撤了。你说讽刺不讽刺,中国车企在技术上越卷越快,美国这边却反手把脚刹踩死。
我查了下,美国能源部的数据,2023年美国电动车销量是140万辆,占新车销售大概9%(数据来源:美国能源部)。对比中国,去年新能源车销量是949万辆,占比超过31%(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一个市场高速增长,一个市场刚抬头就被浇冷水。更关键的是,中国在电池研发上拉开差距,宁德时代、比亚迪这些企业砸的钱不是小数目,结果真搞出了5分钟快充。而美国车企呢,特斯拉喊了十几年,还是在搞自家充电桩的布局,电池性能并没有质变的突破。
特朗普的逻辑是什么?他觉得电动车是靠补贴活的。比如美国原来有电动车购车税收抵免政策,每辆车最高能抵7500美元(数据来源: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这笔钱算下来,财政一年要掏几十亿美元。特朗普认为这是白养电动车企业,不如把钱留给传统汽车业。
毕竟底特律三大车厂养活了多少工人?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汽车产业直接就业岗位超过90万,还不算上下游的零部件、经销商链条。如果扶持电动车导致传统车厂吃亏,失业就是政治风险。所以他更愿意喊口号重振制造业,说白了就是讨好铁锈带的蓝领群体。
你要再看能源这块,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石油生产国,2023年日均产量超过1200万桶(数据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石油公司、页岩油商、炼化厂,这些全是大票仓。
电动车普及意味着油需求下降,油价走低,整个产业链都受冲击。特朗普能不护着吗?他一直在打能源独立的牌,意思是美国靠石油和天然气就能过好,不需要跟新能源冒险。电动车对他来说就是个威胁,不仅是产业上的,也是战略上的。
可问题是,全球趋势摆在这。欧洲虽然也在犹豫,但欧盟已经定了目标,2035年禁售燃油车(数据来源:欧盟委员会)。中国干脆放开手,技术、产业、政策三箭齐发。结果就是快充、电池寿命、成本全在往下走。美国这边呢,原本拜登还想靠《通胀削减法案》刺激电动车,把补贴捆在本土生产、电池供应链回流。可要是特朗普把这些政策全砍掉,那美国车企就真的只能慢慢熬,眼睁睁看着别人起飞。
我脑子里就想一个画面,中国司机可能几年后在便利店买瓶水的功夫,电车就充满了。美国司机呢,还在加油站前吹牛,讲自己车子加满只要五分钟,可这话有点空,因为新能源时代他没法享受这种便利。技术差距会在生活里被一点点放大,到时候消费者的感受最直接。买电动车还是买油车,最终还是钱包和体验说话。
再说句实在的,特朗普那套政策短期内确实能拉住一些工人的心。可长远呢?传统汽车和石油产业能撑多久?市场不是靠政治口号能扭转的。电池技术的突破不是嘴炮,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实验室成果。美国要是真放弃电动车路线,不仅仅是能源转型落后,还会影响汽车工业的竞争力。毕竟未来最大的市场是在亚洲,而不是密歇根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