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朱华荣上海车展立军令状:五年后电动车型要卖300万辆
当所有人都在讨论新能源车产能过剩时,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上海车展甩出一组数字:2028年总销量500万辆,其中新能源300万辆。这相当于每天要卖出超过8000辆电动车型,比去年全国新能源车日均销量翻两番。有人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但仔细看长安展台上的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你会发现这场豪赌背后藏着三条活路。
第一条活路藏在方向盘下面。长安展台最显眼的位置摆着块灰黑色电池,厚度只有传统电池的三分之一。这块金钟罩全固态电池能扛住钢针穿刺不起火,能量密度却飙到400Wh/kg——特斯拉4680电池的1.5倍。更狠的是他们公布的落地时间表:今年底飞行汽车试飞,2028年人形机器人量产。这些看似炫技的展品,实则是给资本市场递的投名状。就像十年前特斯拉用火箭营销电动车,长安在用未来科技给今天的电动车型镀金。
第二条活路铺在国境线之外。曼谷工厂下月投产,9000个海外网点星罗棋布,长安把出海战略提到了和本土市场同等高度。这步棋看似冒险,实则暗合中国制造业的出海规律。当年家电企业出海靠性价比,如今电动车企出海靠的是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这些“软实力”。长安公布的45款新车计划里,37款是新能源车,这个比例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他们赌的是海外市场对智能电动车的渴求,就像二十年前中国家庭对彩色电视机的渴望。
第三条活路写在合作名单里。华为、腾讯、地平线的logo密密麻麻出现在技术展区,这种“朋友圈造车”模式正在改写游戏规则。长安的L3级自动驾驶系统能在上海高架自主变道,座舱系统可以识别20种方言——这些都不是闭门造车的成果。最值得玩味的是他们的技术路线:既自研三大核心系统,又开放合作生态。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既避免了被供应商卡脖子,又能快速整合行业最前沿技术。
站在车展现场看长安的300万辆目标,就像看人同时抛接三把刀。但回看历史,2018年谁能想到比亚迪今年能卖300万辆新能源车?汽车业的颠覆从来不讲道理,只认拳头。长安押注的全固态电池和飞行汽车,可能正是打开新世界的钥匙。毕竟在电动车同质化严重的今天,敢把机器人生产线和汽车工厂画等号的车企,才有资格谈未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