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想第一次见到理想i8的设计图时,这位以产品思维著称的CEO罕见地犹豫了。但在三个月后全球首发仪式上,他站在流光溢彩的车身旁笑着分享了这个幕后故事——如今每天开着它通勤,越看越能体会到设计团队藏在曲线里的智慧。7月29日,这款承载着理想汽车纯电野心的家庭六座SUV终于揭晓全貌,32.18万元起的售价配合多项技术创新,展现出对家庭出行需求的深度洞察。
超充与续航:解决里程焦虑的硬实力
家庭用户对纯电车的首要关注点始终围绕续航与补能效率。理想i8为此搭载了先进的5C超充电池技术,提供90.1kWh(欣旺达)和97.8kWh(宁德时代)两种电池包选择,对应的CLTC续航里程分别为670km和720km。更令人心动的是其补能速度——在理想自建的5C超充桩支持下,仅需10分钟即可补充500km续航电量。这背后是理想汽车提前布局的充电网络支撑:全国已建成超3000座理想超充站,其中高速站点超千座,构建起目前车企自营充电桩规模最大的保障体系。800V高压平台的标配,则让高效补能成为日常用车的坚实后盾。
空间魔法:独特造型背后的功能性突破
初见理想i8,其5085mm的车长、3050mm的轴距以及1740mm的车高构成的轮廓,确实与传统SUV大相径庭。这种融合了SUV体量与MPV空间效率的创新设计,实则是工程师为家庭用户精心打造的移动起居室。低至0.218Cd的风阻系数不仅优化了能耗,更关键的是为三排乘客争取到了更宽裕的头部空间与通透的侧窗视野。进入车内,每一寸空间都经过缜密规划:第二排座椅新增肩部支撑,副驾后方配备145°大躺角的零重力座椅,后排车窗面积增大带来更明亮的乘坐环境。配合双腔空悬+CDC变阻尼悬挂+液压衬套组成的底盘系统,无论是城市通勤还是长途旅行,都能提供柔韧舒适的驾乘质感。
智能进化:贴近生活的科技温度
智能化体验是理想品牌的传统强项。i8搭载的新一代理想同学Agent语音助手响应更迅捷自然,15.7英寸双联屏交互流畅直观。在辅助驾驶领域,高阶的AD Max系统(Max/Ultra车型搭载)融合了NVIDIA DRIVE Thor-U智驾芯片(单颗算力700 TOPS)与禾赛ATX 256线激光雷达,并引入创新的VLA大模型。这套系统旨在模拟人类驾驶员的决策逻辑,在复杂路况下提供更接近“老司机”的驾驶辅助体验。即便是入门的Pro版本,地平线征程6M芯片支撑的高速NOA功能也足够满足日常出行需求。
家庭场景的极致优化
从细节处可见理想i8对家庭场景的专注:
静谧工程:全车40处空腔隔断、95%白车身声学材料覆盖、全车三层密封条以及前后排双层隔音玻璃,构筑图书馆级的静谧空间;
健康关怀:电动出风口避免直吹,金属饰条改为内凹设计减少光线干扰;
便利升级:下沉式IP Console充电区容纳更多设备,重新设计的门板储物空间更实用;
氛围营造:漫反射氛围灯与顶棚同色内饰设计,强化了温馨的“家”的氛围。
市场定位与诚意定价
在35-40万元预期售价背景下,最终32.18万-36.98万元的官方指导价展现了十足的诚意。对比同门的理想L8系列(增程),i8在电池成本显著增加(约8-10万元)、新增激光雷达与高性能智驾芯片(约1.8万元)、采用更复杂的双腔空悬等配置的情况下,Pro和Max版本实现了与L8同配置车型的持平甚至更低定价(如i8 Ultra比L8 Ultra低1万元)。这种定价策略清晰地传递出理想汽车坚定发展纯电路线、积极拥抱市场的决心,也为后续i系列车型的推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写在最后
理想i8并非追求迎合所有人的审美,而是精准服务于重视空间舒适性、续航无忧与家庭出行品质的用户群体。它用独特的设计语言打破了SUV的空间桎梏,用5C超充网络化解了里程焦虑,用细腻的座舱设计诠释了“移动的家”的理念。在纯电家庭用车这个细分领域,理想i8凭借其对目标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与扎实的技术储备,已然树立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新标杆。随着更多用户体验的反馈与口碑积累,这款特色鲜明的纯电SUV有望在家庭出行的蓝海市场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