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要说哪个行业最让人感觉“心累”,汽车行业肯定算一个。
大家打开新闻,看到的不是这家降价八千,就是那家优惠一万,整个市场就跟下饺子一样,一个比一个“卷”,价格战打得是天昏地暗。
在这种大环境下,很多汽车经销商的日子都特别难过,能撑住不亏本就算不错了,关门转行的消息也是一个接一个。
可就在这么个时候,山东临沂却发生了一件怪事,当地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叫临沂远通,居然反其道而行之,跟上汽大通这个品牌合作,一口气在临沂和日照两个地方,同时新开了十家门店。
这消息一出来,不少人都觉得看不懂,现在市场这么不景气,大家都在收缩过冬,你这倒好,不仅不关店,还大张旗鼓地开新店,这是钱多得没地方花,还是有什么咱们不知道的内幕?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门道,能让他们有这么大的底气?
其实,这事儿还真不是头脑发热的冲动行为,而是一次经过周密计划的“绝地反击”。
咱们得先了解一下临沂这个地方的特殊性。
中国有句老话叫“南有义乌,北有临沂”,这可不是瞎说的。
临沂是全国有名的商贸之都、物流之都,满大街跑的都是做生意、搞运输的个体户和小老板。
按理说,像上汽大通这样,主打MPV、轻客、皮卡这些能拉人能拉货的“创富车型”的品牌,在临沂应该混得风生水起才对。
但现实情况却很尴尬,之前上汽大通在临沂总共就三家店,而且还全都挤在市中心。
这就造成了一个特别拧巴的局面:真正需要这些车的县里乡里的用户,买车得跑大老远进城,非常不方便;而城里的经销商呢,守着市区的店,客户群体有限,主要在一些固定的圈子里卖车,每个月都在盈利和亏损的边缘线上挣扎,日子过得紧巴巴。
经销商远通集团都觉得这生意太难做了,甚至好几次都想干脆不干了。
面对这种产品和用户严重错位的困境,上汽大通没有选择抱怨市场,也没有搞什么虚头巴脑的宣传,而是和远通集团坐下来,认认真真地把问题掰开了揉碎了分析。
他们发现,问题的根子就出在渠道上。
渠道不通畅,就像人体的血管堵塞了一样,再好的养分也送不到需要的地方。
于是,一个听起来简单直接,但执行起来却非常有力的策略出炉了,那就是“强渠道、推新品、搞利润”。
这三个词分开看,哪个车企都在说,但上汽大通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打出了一套完全不同的牌法。
首先,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销售网络真正“下沉”到基层去。
他们利用远通集团在各个县城本来就有的汽车城物业,一下子就新增了七家县乡门店。
光开店还不行,最关键的一步,是改变了过去“分钱”的规矩。
以前,这些县乡的二级网点卖车,辛辛苦苦忙活半天,大部分利润都要上交给集团,自己就挣个辛苦钱,积极性自然高不起来。
现在,上汽大通拍板决定,改革利润分配方式,县乡门店卖出去的车,绝大部分利润都留在自己手里,让这些小老板真正“为自己干活”。
这个调整的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在试营业的短短几个月里,县乡渠道的月销量,从过去每月勉强卖出十辆,一下子飙升到了五十多辆,增长了整整四倍。
县里的销售人员一看收入翻了好几番,干劲儿一下子就上来了,有的人一个月就能卖出十几台车,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其次,他们把传统的实体店,搬到了线上,搬进了用户的手机里。
他们在原有的门店里,专门成立了新媒体团队,每天在抖音、快手这些平台上直播讲车,线上回答用户的问题,收集想买车的客户信息,然后邀约到店试驾,最后完成销售。
这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为了应付领导检查才拍两个视频的形式主义。
经销商很快就发现,花几万块钱在线上做推广,比花几十万在市中心的大商场里搞一场活动,效果要好得多,吸引来的客户也更精准。
这就好比打鱼,过去是撒一张大网等着鱼自己撞进来,现在是拿着鱼竿,看到哪有鱼就往哪甩钩,效率完全不一样。
渠道疏通了,还得有对路的产品才行。
上汽大通很清楚临沂的用户需要什么。
那些做小生意的个体户,需要一台既能拉货又能带家人的MPV;那些跑物流的司机,需要一台经济实用的新能源轻客来降低成本;那些在乡镇搞农林牧渔的,需要一台结实耐用的皮卡。
而上汽大通的产品线里,恰好就有这些。
比如他们的新能源轻客“大拿”系列,这可不是一般的面包车,它是国内第一个拿到欧洲最严格的2025年新规商用车五星安全评级的车,品质是经过国际认证的。
以前这车在临沂一个月也卖不了几台,现在县乡的门店一铺开,直接送到了那些想“油换电”的物流小哥面前,一个月就能卖出五十多辆。
他们还强调,这不是把“低端产品”倾销到下沉市场,而是把在欧洲、澳大利亚这些发达国家市场都能卖得很好的高品质产品,送到真正需要它的用户身边,用产品力形成差异化优势。
所有这些做法,最终都指向一个最核心、最实在的目标:帮助经销商挣钱。
上汽大通的管理人员说得很坦白,经销商是合作伙伴,如果他们一直不挣钱,那主机厂跟他谈什么品牌忠诚度、用户体验,都是空话。
只有让合作伙伴有钱赚,大家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生意才能长久。
以前,远通集团对经营上汽大通这个品牌没什么信心,给今年报的年度预期利润目标只有一百万元。
但经过这一系列的变革,经销商的成本降低了(用现成的物业开店,不用额外花钱租门面),销量上去了(渠道下沉了,线上获客多了),利润自然就来了。
在试营业期间,临沂经销商的整体月销量,从过去不足八十辆,稳定增长到了一百四十辆,几乎翻了一番。
远通集团也因为上汽大通这个品牌从亏损变成了盈利,尝到了甜头,现在已经开始在集团内部,把这套“渠道下沉、利润让利”的成功模式,推广到他们代理的其他汽车品牌上,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这种变化带来的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
过去总有人觉得,县城和乡镇的市场不重要,但谁不希望在家门口就能买车、修车呢?
现在临沂的县乡用户,在手机上就能看车、了解价格,信息透明,不用担心被坑;出门不远就能试驾、提车,省去了跑远路的麻烦;以后车辆的维修保养也方便了,服务和价格都和市区一样。
这才是真正把便利和实惠带给了消费者。
上汽大通在临沂的这次尝试证明了一个道理: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里,光靠降价是走不远的,只有真正沉下心来,尊重市场,搞懂用户到底需要什么,并且愿意和合作伙伴一起分享利益,才能在困境中找到新的出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