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从来都没认真想过:那些合资中型SUV里的“冷门阵容”,到底是被谁埋没的?
是年轻人一头扎进新能源的怀抱,还是合资老将自己“不争气”,已经跟不上潮流的脚步?
或者真到关键时候,只能靠那帮开车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老司机”慧眼识珠?
哎,你说,品牌的光环、价格的下探、动力的“堆料”,这些到底能否让经典之车挤进新一代的购车心智?
水落石出,咱不妨今天就拿雪佛兰探界者聊聊,看看到底问题藏哪儿了。
说实话,提起探界者这车,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又一个中国特供”。
其实你去查查资料,这货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在海外也是陪着CRV、荣放这些大佬们混日子,谁也不是谁的小弟。
国际大通用旗下的老将,可惜混得不怎么风光。
你别看它现在能在市场上“躺平”到终端报价8万出头,甚至曾经的2.0T顶配只要十一二万。
这数字放在巅峰期,估计得有经销商忍不住捶胸顿足:都杀成白菜价了,咋还没人撩?
销量呢?真敢信,月销剩下小几十台,基本属于马云说的“无人问津系列”。
咱们说到底,是不是大家都错过了它的“隐形价值”,还是这车本身有啥过不去的坎儿?
先说说它的底子。
按美系车的尿性,雪佛兰的用料可是出了名的“傻实在”—“皮实耐造”的标签大写加粗。
厂商砍价归砍价,底盘用料一分钱没抠。
大面积热成型钢撑住车身,下盘子支臂、悬挂都用的是厚实货色。
这种“铁桶车”的底气,让不少老司机遇见坑洼、烂路,根本不带犹豫的,往上一拱,稳得不行。
我倒觉得,这种扎扎实实的机械功底,放在现如今人人都说智能、讲配置的年代,还真是稀缺品。
你问舒适性?真开起来,那底盘反馈啊,一股“欧美车范儿”。
高速一踩,稳定性说不定比德系还顶点儿。
老司机圈里常说一句话:“没谁会抱怨它不稳。”
悬架液压成套,路面上的小动静全给你“pass”掉,低速质感一下子就拉满。
而且说到调校,这车偏运动,弹跳回馈快,有点追求驾驶乐趣的意思。
这点,你随便找辆对手,除非同级别德、日大哥,谁也别吭声。
再瞅瞅动力系统,探界者给你单挑两条路走,一个是1.5T配6AT,一个是2.0T拉9AT。
说到1.5T,大家都知道,这套动力是全球同步卖的,靠谱、皮实、维护便宜点,不折腾人。
最大马力169匹,国五老版本180匹,老一点的那种爆发感还真挺上瘾,可惜新规下稍微收敛了点。
城市里开开掉头、超个车,8个油的消耗,真心不难接受。
跑高速更夸张,有人实测过,信仰足的能开到5点几升,省油省心,不玩虚的。
你如果喜欢性能,2.0T就更有看头了,237匹马力拉48V轻混,再来个9AT,百公里冲刺7.9秒,推背感必须安排上。
还有四驱系统,别说什么纯家用,偶尔搓到泥瓦滩涂,居然还能应个急。
省油、力量、四驱,三杯美酒,懂的才懂。
说到空间嘛,这也是探界者不得不服气的强项。
整车长度4640mm,轴距2720mm,把5个人装进去,真不觉得紧巴巴。
后排老实讲,舒适度有点超过前排,怪不得做顺风车、拉家用,这车能一直有死忠。
天窗标配就是个小“温柔”,除了最低配都能享受座椅加热,冬天来个暖屁股,还是挺会宠人的。
但是说句实在的,美系车老毛病也暴露了,就是隔音,大马力一上,高速胎噪声浪跟着上头。
官方也是个贴心鬼,全系都来个主动降噪,结果装了等于没装,效果“聊胜于无”。
这点得说,体验只能算一般。
车里配置这一块,现在年轻人追智能,追科技大屏。
探界者玩不转啥新鲜花样,内饰风格保守,功能倒是不拉胯。
中控屏给你10英寸,看着还凑合。
智能语音、手机互联、远程控制,工作日通勤、出去撒野都够用。
爱好科技的可以眼馋2.0T标配L2级驾驶辅助,跟车、打方向一条龙,开起来省事多了。
至于炫酷的座舱氛围,那是不存在的,毕竟上市年头有点久,谁让它不是“流量咖”呢?
其实聊来聊去,你要问这车有什么真正短板,答案也挺简单。
其实老平台的智能化更新不上,造型保守动不动被喷“没新鲜感”,隔音差别老对手就是差了一截。
剩下真没啥大毛病。
全靠硬核的技术支持、实打实的机械素质维持自尊,省油、耐造、家用性拔群,这些亮点,早不是多少互联网KOL能“带起来”的卖点,只剩下老司机才能识货。
有句话说得好:“老实人吃亏”,这车差不多就走到这个逻辑里了。
别说“流量不够”,明明是市场的筛子越来越细,懂货的圈子缩得只剩小众自乐。
有些人问,探界者还有没有机会“出圈”?
这话没法断言。
自主品牌这几年,在智能、软装和花里胡哨配置上,确实压了合资车一头,需求转型太快,连老将都笑不出来。
新能源来势汹汹,插混、电动搅局得比谁都猛,探界者这种传统燃油代表,被拍在沙滩上也是无奈。
比起国货“流量明星”,人家只要宣传一下,就能点燃数据。
探界者再怎么拼也只能靠一口老底,给“感情用户”们打打鸡血。
可说到底,这两年不少老司机还是愿意掏钱买它,或许不是被配置砸懵,而是认同那种“开的放心”、既不出幺蛾子也能负责家里老小的安全感。
仔细想想,这也算汽车圈内难得的真诚吧。
不过,还真不全是市场“冷遇”了它。
厂家自己敢不敢推新,愿不愿意深挖老用户,你看现在车圈里老品牌慢慢都在向智能、电动靠拢。
探界者不进步,那就注定被遗忘。
但只要你哪天清醒想要:“真想买一辆保值耐开的合资老爷车”,终端价格8、9万,真找不到其他谁有这种“超越时代”的性价比。
你就说一句,合资大厂平台、全球同步品质、价格打穿地板,难道真不香吗?
还是说,大家现在都被新能源、国产配置比着比着,只认“新瓶装旧酒”?
懂的自然懂,不懂的,怎么吹也是耳旁风。
总结一句话,探界者就是典型的“被时代边缘化的好车”。
省油、空间大、底盘厚道,能抗能打。
缺点没法回避,但八九万落地的合资SUV,横着看也不太有对手了。
如果你追求硬实力、实用主义,不拿配置当唯一指标,这车甚至能开出情怀味。
只是新时代下,“情怀”二字,不再值钱。
如果你是老司机,那估计你会点个赞;如果你是追新热潮的年轻潮咖,这名字可能永远也进不了你的候选清单。
买不买,那就是一门“知音难寻”的学问了。
说到这里,你怎么看?
你觉得雪佛兰探界者这类低价高质的“冷门合资SUV”,究竟还有没有翻身的可能?
评论区等着你的高见——让我听听你怎么看吧!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