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新风向 小米汽车引爆新能源热潮
成都车展变了。
超豪华品牌集体缺席。
保时捷、宾利、劳斯莱斯不见了。
但自主品牌包场了。
比亚迪、长安、奇瑞拿下超大展区。
新能源展区面积同比扩大40%。
创历史新高。
⚡ 小米首次参展即“包馆”
小米汽车来了。
首次参展就拿近1000平方米。
全家族车型集结16号馆H1607。
SU7、SU7 Ultra、YU7。
全部亮相。
最受瞩目的是SU7 Ultra纽北限量版。
全球仅10台。
丹霞紫新色。
流金粉。
影青色。
成都特色矿泉水。
七夕爱心款。
细节拉满。
🚗 性能与智能双突破
SU7系列已交付超30万辆。
7月单月交付量突破3万台。
SU7 Ultra三电机四驱。
1548马力。
零百加速1.98秒。
直接对标百万豪车。
YU7更火爆。
1小时大定订单突破28.9万辆。
目前排产到2026年第一季度。
小米展台不止看车。
智能驾驶模拟舱。
Xiaomi Pilot实景演示。
城市NOA。
自动泊车。
用户共创墙。
科技与用户互动结合。
📈 销量狂飙 盈利在望
小米汽车业务收入213亿元。
同比增长超300%。
毛利率26.4%。
超越特斯拉的17.2%。
亏损大幅收窄。
从18亿到3亿。
下半年预计单季度盈利。
门店已达370家。
覆盖105城。
二期工厂投产。
年产能冲刺30万辆。
三期地块已拿下。
总规划产能将超60万辆。
🌪️ 车市格局彻底改变
这不是偶然。
新能源渗透率已近50%。
消费者要什么?
要智能。
要场景。
要体验。
传统豪华光环褪色。
合资品牌加速转型。
别克至境L7。
福特烈马新能源。
全部押注智驾与增程。
但小米们更快。
从生态到换电。
从智能座舱到无感升级。
用户黏性难复制。
🔋 增程插混的终极内卷
下半场焦点。
超长续航混动。
岚图梦想家纯电续航350km。
智己LS6超450km。
极氪9X用900V高压混动。
“电为主、油为辅”。
但问题也来了。
电池越大越好?
车身越重越优?
驾体验真的提升了吗?
答案还在路上。
成都车展喧嚣散去。
留下一个更理性的市场。
消费者不再为logo买单。
不再盲目追逐参数。
他们要技术落地。
要场景适配。
小米汽车只是缩影。
自主品牌主导。
合资品牌追赶。
超豪华回调。
这场变革。
每一步都由消费者书写。
技术突破。
企业战略。
共同重塑出行未来。
——2025年成都车展观察手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