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蓓
10月18日,以“创新·智领全球”为主题的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在安徽芜湖开幕。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如往年一样,在台上率先“立旗”,提出一个看似大胆的目标:他将“不客气”的对象指向了“全球化创新体系”。
作为中国汽车出口的领军企业,奇瑞的确有底气在全球化创新上“不客气”。尹同跃表示,通过构建覆盖新能源、智能化、AI等领域的全球创新网络,奇瑞将具备“反内卷”的能力,推动品牌持续向上,实现可持续的国际化发展。这一体系将助力奇瑞灵活应对各国法规,以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商业模式、管理与产业生态全面升级,加速从传统车企向全球化高科技生态集团转型。
尹同跃的“豪言”并非空谈。回顾此前两次“不客气”的提出,奇瑞均交出了扎实的成绩单:
2023年,他首次表示“在新能源领域不再客气”。2024年,奇瑞新能源车销量达5.89万辆,同比增长183.4%,行业排名跃升至第四。
2024年,他提出“对智能化不客气”。2025年,奇瑞发布“油电同智·全球同行”战略,推动“四大平权”,并计划在年底实现全系车型搭载猎鹰智驾系统。今年3月,数百辆智驾车型在芜湖长江三桥完成NOP辅助驾驶编队通行,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初战告捷后,不少人期待奇瑞下一步将剑指“高端化”。尤其是在新势力车企零跑推出D系列高端车型的背景下,市场对奇瑞的高端布局抱有更高期待。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奇瑞此次将重心放在了全球化创新上。
这一选择实则合乎逻辑。当前国内车市内卷加剧,出海成为众多车企的战略重点。奇瑞海外业务增势强劲,乘胜追击是顺势而为。而另一方面,高端化之路对传统车企而言挑战巨大。
奇瑞在品牌高端化上的探索早已开始。18年前,奇瑞与以色列集团联合创立观致品牌,首次尝试品牌向上,却以失败告终。2019年,奇瑞推出高端品牌星途,平均客单价已突破25万元,今年1-9月销量达87951辆。然而,星途在品牌认知度和价格区间上仍与理想、蔚来等新势力存在差距。与华为合作推出的智界品牌,亦未在市场中形成显著优势。
高端化确是难题。不仅奇瑞,即便是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比亚迪,其仰望、方程豹等高端子品牌的市场表现也未见爆款。正因如此,我们更期待尹同跃有朝一日能对“高端化”喊出“不客气”,看奇瑞能否延续“言出必行”的纪录。
长远来看,在电动化、智能化与全球化逐步落地之后,品牌高端化仍是奇瑞必须突破的天花板。尹同跃近期在接受采访时强调,要在其任内将奇瑞打造成产值万亿元的企业。若仅依靠中低端产品,实现这一目标将需极高的销量支撑;而若能成功实现高端化,万亿产值的目标无疑将更近一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