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刷到“AI”俩字,手机要AI,家电要AI,连做饭都AI了,你说巧不巧,现在连车也开始“AI化”了?以前我们说“造车新势力”,现在得改口叫“AI造车势力”了。吉利这次算是玩明白了,直接整了个“AI体系造AI汽车”的概念,新出来的银河M9,听着就科技感拉满。17.38万起,还带L2级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插电混动,这价格一出来,不少竞品估计都得抖三抖。
说实话,一开始我看到“AI汽车”这词儿还有点犯嘀咕,是不是又来个“车界网红”,光会吹不会跑?可真去试驾一圈回来,我只能说:这车,有点东西,真香警告!
先说外观,银河M9走的是那种“未来感+高级感”路线。前脸那个封闭式格栅配上贯穿式LED灯带,晚上一开,妥妥的“灯厂”水准,回头率直接拉满。车身线条流畅,风阻系数压到了0.238,这数据在同级里算是顶呱呱了。你别说,这车开出去,真有点“上桌第一个动筷”的架势,朋友问:“这车不便宜吧?”我一笑:“比你想象的便宜。”——这感觉,谁懂?
坐进车里,最打眼的就是那块15.4英寸的中控大屏,加上HUD抬头显示和副驾娱乐屏,三屏联动,科技氛围直接拉满。车机用的是吉利自研的“银河Flyme Auto”系统,本地语音识别快得离谱,你说“我有点冷”,空调立马调温,不用等联网响应。这才是真正的“听得懂人话”,不像某些车,喊三遍“打开车窗”它才慢悠悠反应过来。而且支持手势控制,隔空一抓,就能切歌,朋友上车试了次,立马“上头”,直呼“出片利器”没跑了。
空间这块,M9是标准的中大型SUV,轴距超2米9,后排跷二郎腿轻轻松松。座椅是Nappa真皮,带通风加热按摩,这配置放在三四十万的车上都不算低。更绝的是后排小桌板+27英寸4K屏,孩子坐后排能看动画片,老板出差能开视频会,这哪是SUV?简直是“床车PLUS”。家庭用户看了直呼内行,这设计,支棱起来了!
动力方面,M9用的是雷神EM-i超级电混系统,1.5T发动机+电机组合,纯电续航160km,综合油耗才4.9L/100km。你没看错,这么大一台SUV,油耗比很多轿车还低。我特意在市区和高速都跑了一圈,动力输出平顺,加速感不突兀,但超车时那股劲儿来得挺快,百公里加速7秒出头,日常用完全够用。插电混动的好处就在这儿——没续航焦虑,还能享受绿牌政策,一线城市用户狂喜。
说到智能化,M9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高配还有NOA高阶智驾,高速上能自动变道、上下匝道,长途驾驶轻松不少。我试了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堵车时几乎不用踩刹车,系统识别车道线特别准,弯道也能稳稳跟住。这才是真正的“解放双脚”,不是那种“看着挺高级,用起来劝退”的花架子。
安全性也没含糊,全车高强度钢占比超70%,标配6气囊+侧气帘,还带主动刹车和盲点监测。我特意查了中保研的测试成绩,主副驾都拿了G(优秀),这在同价位里算是相当靠谱了。安全这事儿,不能省,吉利这次算是把功课做足了。
那它有没有对手?当然有。先看理想L6,同样是大五座SUV,理想的品牌光环强,奶爸口碑好,内饰氛围也温馨。但它纯电续航短(140km左右),一旦没电油耗立马“油老虎”模式,而且价格起售就24万+,比M9贵了一大截。M9这价格一出,L6估计得“天塌了”。
再看比亚迪唐DM-p,性能猛,百公里加速4秒级,操控感强,妥妥的“驾驶玩具”。但内饰设计偏传统,车机系统虽然好用,但智能化体验没M9那么“AI范儿”。而且唐的油耗相对高一点,纯电续航也才115km,日常通勤没M9那么省。
还有个问界M7,华为加持,智驾系统强,鸿蒙座舱也流畅。但问题在于,高阶智驾得加钱选装,基础版功能有限。而且外观设计偏商务,没M9那么年轻动感。M9相当于用更低的价格,给了更全面的“智能平权”体验。
所以你看,M9这车,定位特别清晰:要科技感,要有空间,要低油耗,还要价格实在。它不靠品牌溢价吃饭,也不靠堆配置忽悠人,而是实打实用“AI体系”把体验做扎实了。以前总说国产车“学别人”,现在吉利这波,有点“带别人玩”的意思了。
最狠的是,这车刚上市就给出17.38万起的“杀伤性定价”,还带终身质保和免费充电权益。老车主看了估计要“气的蹦起来”,新车主却已经排队提车了。这波操作,简直是“打脸”那些说国产高端SUV必须卖贵的人。
你说它完美吗?也不是。比如第三排座椅略窄,不适合长时间乘坐;车机应用生态还没特斯拉或华为那么丰富;品牌影响力比起“蔚小理”还需要时间积累。但这些小瑕疵,放在17万+的价格里,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
总的来说,银河M9是一款特别“懂消费者”的车。它把AI、智能、空间、油耗、价格这些关键点全都拿捏住了,没有明显短板。不是“老咕噜棒子”换壳卖,而是真正用技术堆出来的“国民神车”潜力股。
这样的AI汽车,你觉得它能火吗?
你会考虑17万买一台这么“上头”的大五座混动SUV吗?
还是说,你更看好理想、问界或者比亚迪?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