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

工信部针对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安全隐患出台新规,旨在解决近年来频发的安全事故问题。以下是具体分析:

评论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有驾
车把手

政策背景与问题现状
隐藏式车门把手因美观和科技感被广泛应用,但存在断电失效、操作标识不清等安全隐患。

评论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有驾
车把手

例如2024年山西高速事故中,问界M7因断电导致把手失效延误救援‌。特斯拉、小米等车型虽配备应急拉手,但因设计不统一导致紧急情况下难以操作‌。

新规核心要求
‌安全冗余设计‌:强制要求配备独立机械解锁装置(如小米SU7的红色拉索),确保断电后仍能承受200N以上拉力手动开启‌。

评论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有驾

统一标识规范‌:规定荧光应急标识尺寸不小于3cm×5cm,解决此前标识隐蔽问题‌。

强度与动态测试‌:将抗压强度从150N提升至300N,并通过时速50km动态碰撞测试验证可靠性‌。

防误触逻辑‌:要求翻滚事故中自动锁定把手,碰撞后备用电源维持供电至少3分钟‌。

行业影响与争议
‌车企整改压力‌:新规涉及2000万辆在售车型,车企需在12个月内完成安全升级‌4。

大众ID系列的双模设计、半隐藏式把手可能成为主流方案‌。

评论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有驾
汽车

技术争议‌:长城汽车魏建军指出隐藏式把手对风阻的优化仅0.001Cd~0.003Cd,实际效用有限‌。

部分车企认为该设计主要服务于外观而非功能性‌。

实施时间表
政策公示期至2025年6月7日,标准起草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牵头,项目周期22个月‌。

国外暂无同类标准,国内现有标准QC/T 988-2014等未涵盖电动式把手的安全要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