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夜街头的惊魂一刻,视频让人手心冒汗
2025 年 10 月 23 号晚上 9 点半,上海闵行区合川路和漕宝路的路口,一辆理想 MEGA 正开着,谁也没想到危险突然来了。后车司机的记录仪拍下来的画面特别揪心:先是车底冒出火花,才 5 秒火就窜得老高,13 秒过去,整辆车已经被大火裹住了。车里两个人慌慌张张逃出来,其中一个人还想回去拿东西,被火逼得退了回来,最后那辆车只剩个焦黑的架子,看着特别吓人。
而且这不是第一次了。今年 6 月,有辆 MEGA 在地下车库起火,说是 “私人物品引的”,后来扑灭了;8 月杭州高架上,一辆 MEGA 被撞后很快烧起来,当时车企还强调 “车门能打开,安全”。但这次上海的事不一样 —— 没撞、没磕着碰着,好好开着就突然烧起来了,这才让人更担心。
二、车企说的、车主说的,怎么不一样?
事情发酵后,几方的说法有点对不上,让人摸不着头绪:
理想汽车的回应:24 号发了声明,说 “车门顺利打开,人都安全出来了”,还说会配合消防调查,但没提到底为啥起火。有人问是不是电池的问题,客服只说 “还没最终结论”,没多解释。
车主这边不认同:车主找了律所发声明,直接说 “后排电动车门根本打不开”,自己是从副驾驶座逃出来的;还反驳了网上说的 “电池磕到了”“自己改了电瓶”“拒绝维修” 这些谣言,明确说就是 “突然自燃”。
消防那边:闵行消防确认出警了,但没说更多细节,说最终结论得等段时间。
三、当初说的 “安全”,现在有点让人慌
理想 MEGA 是理想第一款纯电 MPV,卖 52 万多到 55 万多,装的是宁德时代的麒麟 5C 电池,上市时一直吹 “安全又能跑远路”。今年 5 月,李想还说 “跟安全有关的钱,不用审批”,还说 “交了 120 万辆车,没出过电池自燃”。
可现在看,疑问太多了:
电池到底安全吗?麒麟电池一直说 “耐热”,但这次火着得也太快了,比一般电池起火快多了,厂商到现在也没解释清楚;
逃生设计是不是有问题?有行业里的人说,MEGA 中间没有过道,要是坐满人的话,第三排的人想逃出去太难了 —— 这次后排车门打不开,不就印证了这个隐患吗?
之前的事处理得太敷衍?6 月那次说 “私人物品起火”,没给书面报告;8 月撞车起火,只说 “车门能开”,却不说为啥烧得那么快,好多人觉得是 “避重就轻”。
四、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真得好好想想了
这事已经有连锁反应了:24 号理想的股价就波动了,不少车主说 “现在不敢开了”。其实这不光是理想的问题,整个行业都有类似的麻烦:
安全标准跟不上:现在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好像管不了 “火着得特别快” 这种极端情况,2026 年要出新规,但现在远水救不了近火;
车企总想着 “公关”,不想着 “安全”:出了事,车企总说 “配合调查”,拖着不回应,却不想想车主多需要知道 “现在开车安不安全”;
技术太不透明:电池怎么防止 “热失控”、逃生设计到底怎么考虑的,这些关键信息,消费者根本搞不懂。
结语:安全不是 “等调查” 就能糊弄的
从杭州到上海,三次起火,大家对理想的信任已经在慢慢减少了。对理想来说,股价跌了还能涨,但 “安全第一” 的口号要是落不了地,失去的信任就难找回来了。花 55 万买的高端车,13 秒就烧没了,大家要的不是漂亮的公关话,是实实在在的答案:电池是不是设计有问题?逃生系统为啥不管用?已经卖出去的车,怎么查有没有隐患?
消防早晚能查出结果,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底线,真不该让消费者用命去试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