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聊车
中国汽车质量网近期发布中型SUV(油车),售价20-30万区间前十质量榜单。
油车领域总体还是合资车企占优,主要原因如下:
1、到了售价20-30万区间,选择油车的人群会更加注重品牌。
2、国产油车中型SUV在这个价格区间段的产品不多,同个尺寸多数售价在20万以内。
3、目前新能源赛道更火爆,可以避开内燃机和变速箱的竞争,多数国产车企重心更倾向新能源。
第10名、丰田-陆放
根据美款汉兰达运动款车型为蓝本打造出来的,与汉兰达有明显区别的主要是前脸,“攻击性”会更强一些。
另外尾部是采用单侧双出排气,标榜运动属性,内饰整体布局区别不大。
陆放多了前排双层夹胶玻璃,隔音有所改善,但不算特别明显。
早期价格较汉兰达略高一些,现在终端售价二者区别不算大,但汉兰达毕竟在国内市场经营多年,市场认可度更高,因而总体销量还是较汉兰达还是有一定差距。
第9名、奥迪-Q5L
Q5L早期基本是不会在这榜单上的,因为即便是低功率版,落地也在30万以上。
但目前受国内市场新能源中大型SUV的冲击,豪华品牌也在“节节败退”,近期低功率版本落地价基本在26-27万区间内。
当然,如果选择Q5L,尽量还是选择高功率版本,几乎可以说是“两台不同的车”。
Q5L尺寸家用完全够用,除非是有6-7座要求,毕竟轴距也已经达到了2907mm。
动力层面和现在的新能源车型不是一个量级,但其高速稳定性和底盘的驾驶质感,还是有其独到之处。
第8名、丰田-汉兰达
曾经这个级别的标杆产品,当时这个级别只要上线一款车,不对标下汉兰达,总感觉这个营销就缺了点什么...
虽然销量已经不复从前,但总体质量稳定性还可以,也是选择这类车型人群的主要诉求。
丰田似乎已经明白这种挤牙膏式的升级方式已经很难在国内市场立足,近期宣布准备上线增程汉兰达。
如果增程汉兰达产品力在线,那么枯木逢春也不是不可能。
第7名、丰田-威飒
随着汉兰达价格的下探,这类原来处在汉兰达与荣放之间的车型其实日子就不大好过了。
选择2.0自吸发动机,用在这尺寸车身上加速得10秒以上,在这个时代,可以说“不忍直视”。
选择2.5混动的,则已经快够到汉兰达的低配车型,因而汉兰达掉到20来万的区间,这些车型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太大了。
第6名、别克-昂克威PLUS
别克系列“以价换量”已经很多年了,这款车指导价是20来万,但主销车型落地价基本在18万左右。
这套2.0T+9AT变速箱,虽然各方面参数并不算第一梯队,但已经上市多年,总体稳定性还可以。
美式SUV,在同级横向对比,用料上还是比较厚道的,目前这价格其实值得考虑。
第5名、凯迪拉克-XT5
凯迪拉克的外观造型,我认为一直是比较“在线”的,当然内饰与现在的国产车对比,没多大优势。
主销车型是标配豪华版,现在落地基本在25万左右,该有的配置都有了,整体尺寸上比Q5L大一圈。
动力系统还是老样,够用,但并不出彩,即便现在这个价格,也不一定稳得住,有意向的可以再等等。
第4名、大众-途冠L
新款已经全系标配380动力,终端优惠也比较大,已经过多年迭代,整体质量稳定性不错。
当然,智能化配置和现在的国产车型是没什么好比的,不过智能化配置本身也不是这车购车群体的主要诉求。
第3名、沃尔沃-XC60
全系标配高功发动机,安全配置也是一视同仁,后排空间较Q5L略小,但整体配置要高一档。
至于”安全“、“内饰的环保”,同级不管怎么比,沃尔沃基本都是第一梯队。
第2名、冠道
本田的车整体质量一直属于第一梯队,二手市场的同级保值率也能够说明一定问题。
轴距2820mm看起来一般,但你永远可以相信本田的空间优化能力,其后排腿部空间比Q5L的2907mm轴距至少多10厘米以上空间,是真正的“大五座”。
第1名、本田-URV
与冠道算是兄弟车型,不再赘述。
总结
合资车型的质量稳定性其实可以分2部分来看:
1、本身造车历史摆在那里,榜上产品也经过多年迭代,有些车型在全球销量都属于头部区域,质量总体稳定性较佳是肯定的。
2、在智能配置方面,合资车型普遍没有国产车堆料那么猛,而这些智能化配置其先天故障率就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