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今儿咱聊点汽车圈里的“宫心计”,豪门选婿,那叫一个跌宕起伏!
话说去年,华为余承东正值事业巅峰,广发英雄帖,邀请各路车企共襄智能汽车的盛举。
他钦点了谁?
一汽!
那话说的,掷地有声:“诚邀国内有实力之车厂,譬如一汽,加入我们,合力打造领先的智能汽车方案。”
这姿态,就差敲锣打鼓迎娶一汽了!
然而,一汽的回应是——静观其变,按兵不动。
后来,长安、赛力斯真金白银砸了进去,百亿资金注入华为“引望”。
东风、广汽也频频示好,就连曾坚守“灵魂自主”的上汽,也与华为眉目传情。
除了少数几家死磕自研的车企,多数选择了华为。
那么,一汽在做什么?
它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另一条路——与零跑汽车结盟!
零跑以“亲民价格”著称,一汽与它联手,计划采用零跑的“全栈自研”技术,共同开发新车型。
紧接着,红旗发布“司南智驾”与“灵犀座舱”,摆出与华为分庭抗礼的架势!
这番操作,颇有“分道扬镳”的意味。
构想虽美好,现实却残酷。
红旗天工系列,虽号称搭载先进的“司南智驾”,市场反响却不如预期,销量惨淡!
天工三款车型(05、08、06),一到五月累计销量仅三千余辆,月均销量不足百辆!
这数据,着实有些…难以启齿。
这款“司南智驾”,听着玄乎,又是L2到L4级自动驾驶,消费者却不买账,或许是红旗在消费者心中固有的形象与前沿科技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
消费者如何看待?
“红旗,信赖其安全、舒适、用料扎实。但谈及智能,总感觉格格不入。”
这正如,你请一位老农品尝法式鹅肝佐以波尔多红酒,他或许会更倾向于二锅头配花生米。
红旗或想走高端路线,在人们心中塑造既有底蕴,又不失科技感的形象。
然而,消费者的固有认知却难以扭转,红旗仍是父辈的座驾,情怀的象征,与“智能”、“科技”关联不大。
眼见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竞争白热化,一汽也倍感压力!
坊间传闻,一汽欲补齐智能化短板,计划入股卓驭科技(前身大疆车载),并寻求控股!
据称,一汽将投入八亿美金,折合人民币六十亿!
手笔之大,令人咋舌!
如若成真,卓驭科技的估值将一举冲破百亿。
卓驭科技是何方神圣?
这家公司颇受青睐,比亚迪、上汽、北汽、广汽均曾投资,但规模不大。
此番一汽开出天价,足见其志在必得。
六十亿资金注入,卓驭科技的大股东是否拱手让出控制权?这无疑将是一场精彩的博弈。
实则,红旗标榜自主研发的“司南智驾”,其底层技术源自卓驭科技的“成行智驾平台”,一汽仅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安全与场景层面的优化。
换言之,不过是改头换面。
不仅如此,一汽奔腾的智驾供应商为地平线,一汽解放则采用挚途科技。
可见,一汽的智驾技术呈现“百家争鸣”之势,供应商众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各自为战,难以协同。
如同家装,客厅由A公司负责,卧室由B公司操刀,厨房则由C公司设计,最终呈现的效果必然是风格迥异,杂乱无章。
因此,此次重金入股卓驭科技,或为整合智能化资源,避免各自为战的局面。
卓驭科技脱胎于大疆车载,主打“极致性价比”!
其方案成本控制在五千至八千元,主要应用于宝骏KiWi EV、奇瑞iCAR 03等经济型车型。
这就颇为玩味了,一汽一面与追求性价比的零跑合作,一面又斥巨资投资定位低端的卓驭科技,这战略布局,着实令人费解。
这好比身着高定礼服,脚蹬平价跑鞋,总感觉不协调。
红旗的品牌格调,搭配入门级智驾,是否妥当?
回顾以往,一汽在新能源领域与多家新势力均有过合作,拜腾、零跑、新特、云度、博郡、清行…不下六家!
结局却大多铩羽而归。
恰如一位老者,试图学习年轻人的滑板技巧,却摔得头破血流。
如今,一汽的新能源转型,透露出一种急于求变的信号。
红旗天工系列市场表现不佳,仅能依靠传统燃油车苦苦支撑。
反倒是奔腾,凭借经济型电动车,勉力维持。
难道,这家共和国汽车工业的基石,要靠廉价车型来维系转型颜面?
此事,发人深省!
一汽的未来走向如何?是成功破局,还是继续沉沦?且让我们静观其变。
诸位,你们又作何见解?红旗该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智能化道路?欢迎各抒己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