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意大利那边最新的法拉利849 Testarossa消息出来,作为个外行人,第一个反应就是:这车能跑多快?烧油还是烧电?得多少钱?说白了,大多数普通人其实离这种超级跑车的距离,恐怕比咱下辈子中彩票还远。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这新款Testarossa的关注—一千多马力、破百2秒多点、内外都塞满了黑科技,把未来感拍到现实里,谁能不多看两眼呢?
先抛个问题:人类造车技术需要得这么极端吗?什么事都讲个度,如今随手一辆法拉利马力超千匹,这到底是进步,还是内卷?是推动人类朝前,还是只是有钱人的又一场豪华游戏?
仔细想,这事似乎没法只从对错两个字上打分。技术不断往前走,本来就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就像当年手机从功能机变成全面屏智能机一样,没人吐槽吧?但问题是,普通人开辆十几万的车,上班下班足够,如果不是偶尔飙下卡丁车,谁能在马路上用到一千马力电混动力?你买菜得要个百公里加速2.3秒的车,大厨看了都觉得你菜刀太大。
可法拉利这种牌子,还真不是给咱这些每天为五斗米奔波的凡人用的。它的车,基本就两目的:一个满足有钱人追求极致体验,另一个其实是秀一把人类顶级工业设计和技术集成。换句话说,法拉利的超跑就像奥运会,最强运动员拼极限。将来的十几年,这些今天看似bt的技术,说不定哪天平民车用的都是。
比如这次全新V8发动机搭混动三电机,它不是环保的妥协,而是性能和能效的新平衡。你说环保,那法拉利没那么大动静直接做纯电不就行了?但为啥还要保留V8?——动力是核心,还有声音、驾驶感受这种情怀。再就是对“极致速度感”的执念。哪怕加了电机和电池,工程师还要把重量卡死,赛道圈速还要比前任快一大截。能干到这种程度,就像奔驰说自己最懂豪华,法拉利就说自己最懂快。
新车的空气动力学和一堆能变形的小翅膀,其实是F1赛车的玩意儿下放。你蹦两下也就是上高架路口能体验下“风压”,但投资这些,就是烧钱、搞艺术。它的技术之高,说明法拉利离自己的信仰越来越近,哪怕你一年只卖个几千辆,但地球上有钱人,都得排队等车。——可能正因为产量低、意义大,才更加吸引人。
说回场景,这车比原来的SF90 Stradale轻了几十公斤,增添了下压力和新电池管理,法拉利意思是给你更赛道、更未来的驾驶体验。可问题又来了,赛道体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有多少人真买了不收藏、定期开出去刷圈儿?又有多少家里停着纯摆设,为了情怀、身份、虚荣?你城里堵车,马路牙子还没倒下,849就急着从驾驶席里冒尖出来,一千多马力要不然给流量治病,要不然给油价上坟。
其实呢,赛道体验本身就是情怀和社交的合体。就像爱好者的乐高、摄影,掌机,也像有人下班爱喝威士忌、买双限量球鞋。你说这些东西浪费不?站穷人的角度看,是。但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人有点追求是必须的。法拉利不搞前沿,有一天被某新能源品牌碾压了,可能大家反倒觉得可惜。为啥?身份的象征背后,更是一种“高端创新红利”的浮现。最终,不是所有人都开得起、用得上,但有个旗帜在前面,其他品牌得跟着卷,技术也会加速下沉。
至于外观,其实已经很难再做出以前Testarossa那种秒杀众生的冲击力。现在法规严、均质化高,法拉利能做的也就是在细节上呼应老Testarossa的经典,比如黑色饰板、灯的造型。新设计再牛,想必和八十年代那种“轰动效应”天差地别,但情怀还是稳稳地给到位了。买家更多买的是个贵和稀缺,至于样子,大众一看都说像自家许久没擦的遥控小汽车。但车主明白这是一笔收藏,还是一张“你买不起,我能拥有”的社会入场券。
再看内饰,碎花都讲电动、智能。法拉利这回倒干脆了点,取消了花里胡哨的触控,回归传统按键,主打驾驶感。这种设计思路,其实就是给追求“原始操控快感”的老司机们一个交代。过去这类豪车越来越像电子游戏,按钮触摸一大把,开车的成就感都给APP体验偷走了。法拉利敢于“反潮流”,至少让有点资历的消费者有共鸣。
配置什么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和无线充电,说明法拉利的目标客户其实有点分裂:一方面追极致机械感,那是他的本家客户,天生就要“法拉利灵魂”。另一方面年轻消费者,玩新能源、科技,这波人要把自己的iPhone和跑车打包体验,不然都嫌落伍。这就是超级跑车的新发展逻辑—极致机械和极致智能拼命合体。
说到价钱,估摸着不会低。没有意外,美国肯定比原价还贵,欧洲直接小五十万欧元一辆。天价背后,是物以稀为贵,也是品牌历史+技术演进的堆叠。比起新能源品牌那一波“百花齐放”、以销量为王,法拉利的生存逻辑是宁为凤尾,不当鸡头。你可以骂它“卖标志”、“收割傻钱”,但要没有它们不断刷新性能纪录,也没有十年后二十万的家庭电动车加速比想象中还快。
给大家最后留个思考:十年八年以后,你上下班的家用电混轿车,也许都标配一套动力矩矢分配、集成链式电池组。到时候你会感谢法拉利这种疯狂研发吗,还是觉得和自己没半毛钱关系?科技创新的极致成果,终究会从金字塔头流到塔底。就像十几年前你觉得自适应巡航、感应大灯都是花哨货,现在用的还香不香?滚滚科技洪流下,有些企业走极致,有些人做用户,这就是市场的分工和效率。
归根到底,一千马力法拉利Testarossa不是为了日常买菜、不是为了装门面,而是给人类制造一个“现在我可以更快、更强、更完美”的可能性。咱虽买不起,但也不妨感叹一句:生于现代,有幸见证科技狂奔,也是种幸福。至于未来的Testarossa还能玩出啥花样,咱就等着继续看好戏吧。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