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保养换机油,总有大约15%的旧油会残留在发动机复杂的油道和部件中,这是物理上的局限,无法通过常规放油彻底清除。 即便在放掉旧油前加入专用的发动机清洗剂运转几分钟,其主要作用也只是清理油泥,对于残留旧油的混合问题,同样无能为力。
若真想极致减少旧油残留,理论上可以在放掉旧油后,先加入少量新机油运转冲洗,再二次放掉并重新加满新机油,这会耗费双倍机油,成本过高且实践中极少采用,对于使用合格机油的车辆而言也完全没必要。
这些残存的旧机油是否会与新加入的不同品牌机油发生“化学反应”损坏发动机,是很多车主的担忧。际上,只要使用的是符合API、ACEA等国际通用质量等级标准的正规品牌机油(如美孚、壳牌、嘉实多,或国产的长城、昆仑等)。
其基础油和添加剂配方虽然各有差异,都经过了兼容性测试,能够保证少量混合时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或导致机油立即失效。这就好比不同品牌符合国家标准的酱油和醋,偶尔少量混用不会立刻毒害身体,风味可能会有些许不同。
有实验指出,新旧机油若1:1混合,其使用寿命会从新油的约1500小时大幅缩短至200小时。 在正常换油中,新油占比高达85%,旧油仅占15%,新油的性能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少量旧油的混合通常不会对整体性能产生质的影响。
从大量的实际维修案例来看,车辆保养时更换不同品牌机油的情况非常普遍,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无意为之,都极少有车辆因此出现直接的、严重的发动机故障。
许多4S店在保养时也会提供机油升级选项,这同样会导致不同品牌或等级的机油混合,厂商并未对此提出警告或要求清洗油道。 汽车保养手册中,也找不到强制要求更换不同品牌机油时必须清洗油道的规定。
真正值得车主高度重视的,并非机油品牌的细微差异,确保所换机油是正品,并且其粘度等级(如5W-30, 0W-20)必须严格遵循车辆制造商手册的要求。
使用错误粘度等级(粘度过高或过低)的机油,或者不慎使用了劣质油、假油,其对发动机造成的潜在伤害,远大于不同品牌合格机油少量混合的影响。 自行提高或降低机油粘度等级都是不推荐的。
当然,并非所有情况下都完全不需要考虑清洗。 如果车辆长期使用来源不明、质量低劣的机油,甚至是假机油,或者严重超期未更换机油,发动机内部可能会积聚大量油泥和积碳。
我曾见过一辆行驶仅10万公里的别克车,因长期使用廉价机油,拆开后发现油道几乎被黑糊糊的油泥堵塞。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后续更换何种机油,都必须先进行彻底的油道清洗。 否则,新机油会迅速被污染物侵蚀,无法有效润滑,加剧发动机磨损。
为了在换油时尽可能减少旧机油的残留,可以采取一些规范的操作:在放油前,适当热车(让发动机达到工作温度后熄火),这有助于降低机油粘度,使其流动更顺畅。
松开油底壳放油螺丝后,耐心等待较长时间(比如45分钟以上),让旧机油尽可能充分地流淌干净。 务必同步更换机油滤清器,因为旧机滤中会残留大量旧油和过滤出的杂质,不更换则相当于直接污染新机油。
总而言之,对于一直使用合格机油并按时保养的车辆,更换不同品牌机油时,没有必要也没有通行有效的方法去专门清洗机油道以追求绝对的“纯净”。
直接更换符合车辆要求且保证为正品的优质新机油即可。 坚持使用正确的正品机油并定期更换,才是保护发动机最根本的方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