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摩托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让不少人直呼看不懂。
说的是雅马哈推出了一款新的125cc小踏板,叫劲战125,这车在日本的售价换算成人民币,竟然要1.91万元。
这个数字一出来,大家都有点懵。
一万九千多块钱,买一台125cc排量的小踏板,这是什么概念?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价格是不是标错了?
要知道,在咱们国内的市场上,将近两万块钱的预算,选择可就太多了。
别说125cc了,就是买一台技术更先进、排量更大的150cc,甚至是入门级的250cc摩托车,都绰绰有余。
比如说,本田家的明星车型PCX160,还有咱们国产踏板的标杆豪爵UHR150,价格都在这个范围里。
人家可都是正儿八经的150cc级别以上的车,动力、尺寸、配置都高一个档次。
这么一比,雅马哈这台劲战125就显得格外突兀,它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敢定这么一个让人望而却步的价格?
这钱花得到底值不值,咱们今天就来仔仔细细地分析一下。
首先,咱们得看看雅马哈给出的理由,也就是这台车最核心的卖点。
劲战125最大的底气,来自于它的那台发动机。
这可不是一台普通的124cc单缸发动机,它用上了雅马哈的一项看家本领,叫做VVA可变气门技术。
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专业,但理解起来并不难。
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运动员拥有了两种呼吸节奏。
在市区里走走停停,需要频繁起步的时候,发动机就用一种“省力模式”来工作,动力输出很平顺,不冲不闯,而且还特别省油,骑起来很舒服。
可当你需要超车,或者想到山路上感受一下驾驶乐趣,猛地一拧油门,转速上去了,这个VVA技术就会立刻切换到“冲刺模式”,发动机就像被唤醒了一样,动力一下子就涌现出来,加速感觉会强劲很多,高速行驶的时候也不会觉得乏力。
这种技术的好处就是,它让一台小排量发动机兼顾了低速的平顺经济和高速的动力性能,解决了普通发动机“要么起步有劲、要么高速给力”的两难问题。
从具体数据上看,这台发动机最大能输出9千瓦的功率和11牛·米的扭矩。
这两个数字在125cc级别的踏板车里,绝对是顶尖水平,甚至可以和一些150cc的车型掰掰手腕。
所以,雅马哈的逻辑很清楚:虽然我的排量只有125,但我的技术含量高,性能表现强,足以让你们体验到超越同级别的驾驶乐趣。
再加上这次改款,外观设计也下了一番功夫,新出的亮黄色非常抢眼,车身线条也设计得很有攻击性,一看就不是那种慢悠悠的代步车,而是一台为运动和操控而生的小钢炮。
对于那些真正懂车,并且追求极致驾驶感受的玩家来说,这种内在的性能优势,或许比单纯的排量数字更有吸引力。
然而,一台车的价值并不能只看发动机。
当我们把目光从这颗强大的“心脏”上移开,审视劲战125的其他方面时,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这台车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严重偏科的学生,虽然动力性能这门课考了满分,但在其他方面却显得有些“营养不良”。
在安全配置上,它做得还算合格,前后轮都用了碟刹,并且配备了ABS防抱死系统,这能有效防止紧急刹车时车轮抱死导致的侧滑摔车,算是目前主流的安全配置,这一点没什么可挑剔的。
在实用性方面,它也考虑得比较周到,坐垫下面的储物空间有28升,放一顶全尺寸的头盔不成问题,加油口设计在车头前面,不用下车开坐垫就能加油,非常方便。
这些设计都体现了作为一台城市通勤车的便利性。
但是,短板出现在了科技感和便利性配置上。
都这个年代了,一台售价接近两万块钱的车,它的仪表盘还是一块功能很基础的液晶屏幕,显示的信息比较有限,更别提现在很多国产车上都有的手机连接、导航投屏这些功能了。
最让人觉得有点说不过去的是,它竟然还在使用最传统的机械钥匙来启动。
你需要从兜里掏出钥匙,插进锁孔,再转动一下才能通电启动。
这种操作方式,在今天看来已经显得有些落伍了。
要知道,现在就连很多一万出头的国产踏板车,都已经把无钥匙启动作为标准配置了。
车主只要把感应钥匙带在身上,靠近车子就能自动解锁,按一下按钮就能启动车辆,整个过程既方便又有仪式感。
相比之下,劲战125在这方面的体验就差了一大截。
这种配置上的“抠门”,让它的高价显得缺乏说服力。
消费者会觉得,我花了这么多钱,你连一个成本并不高、但却能极大提升日常使用便利性的功能都不愿意给,这诚意是不是有点不足?
说到这里,我们再把目光放回到整个市场上看一看,劲战125的处境就更加清晰了。
在1.91万这个价格区间,消费者面临的选择实在是太丰富了。
本田的PCX160,凭借着更强的160cc水冷发动机、优雅的外观和本田一贯的精良做工,吸引了大量追求品质和舒适性的用户。
而我们国产的豪爵UHR150,更是这个价位段里一个无法忽视的强大对手。
豪爵UHR150不仅同样拥有性能不俗的水冷150cc发动机,在配置上更是毫不吝啬,无钥匙启动、双通道ABS等都给你配齐了,整车的做工和用料也达到了合资品牌的水准,但价格却可能更有优势。
面对这些排量更大、配置更高、性价比更突出的竞争对手,劲战125的“唯性能论”就显得有些单薄了。
所以,雅马哈劲战125之所以卖这么贵,背后的原因其实很复杂。
它包含了雅马哈这个品牌的价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品牌溢价;包含了VVA这项在同级别里独一无二的核心技术成本;也包含了“劲战”这个车型系列多年来在玩车圈里积累下的良好口碑和运动形象。
这所有的东西加在一起,构成了它高昂的售价。
这台车的目标客户群体也非常明确,它不是卖给所有人的,而是卖给那一小部分对雅马哈品牌有深度认同感,对车辆的动力和操控性能有极致追求,并且不太在意那些花哨的电子配置的“核心粉丝”。
对于他们来说,劲战125带来的纯粹驾驶体验是独一无二的。
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买车终究还是要看一个综合的性价比。
当大家发现花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排量更大、骑起来更气派、配置更丰富、用起来更方便的车型时,又有多少人会愿意为劲战125这份独特的“偏执”买单呢?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