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今天咱们聊点儿刺激的!最近这车市,风云突变,可不太平啊!
七月,原以为会迎来销售旺季,谁知一盆冷水当头浇下,市场骤冷!
这销量数据一出,让人直呼看不懂。
比亚迪,曾经的销量领头羊,单周销量竟从八万六千台断崖式下跌至五万五千台,这跌幅,堪比遭遇黑色星期一的股市!
更令人咋舌的是特斯拉,销量直接腰斩,仅剩五千台,这还是那个傲视群雄的特斯拉吗?
先别急着盖棺定论,这背后隐藏的玄机可不少!
这轮车市“震荡”,表面上看是传统淡季叠加厂家收紧优惠政策,实则是前期那场白热化价格战的后遗症。
单纯依靠价格刺激,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如今价格战偃旗息鼓,谁是真材实料,谁是虚张声势,立刻见分晓!
先说说比亚迪,前些天特意跑了趟4S店,发现展厅里顾客寥寥。
销售顾问也坦言,目前优惠力度确实不如以往,直接影响了进店客流。
但他随即补充道,现有订单已经排到下个月,主要原因是秦L和海豹06两款新车产能爬坡缓慢,交付周期拉长。
这番说辞,真假参半。
产能受限确有其事,但竞争对手可不会坐以待毙!
吉利银河系列,凭借7470台的销量,在中端市场与比亚迪正面交锋。
深蓝汽车则依靠SL03和S7两款车型,在15万元级市场稳扎稳打。
更让比亚迪如芒在背的是,方程豹的销量竟然超越了自家高端品牌仰望,这…比亚迪可要警钟长鸣了!
你不是一直标榜“电比油低”吗?
怎料防线竟被对手轻易突破!
这好比苦练多年的独门绝技,却被对手以更先进的科技装备轻松化解,怎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再来看特斯拉,此番销量滑坡,实则早有端倪。
一方面,长期奉行季度初优先出口的策略,早已让国内消费者心生不满。
另一方面,Model 3车型多年未进行重大升级,产品竞争力明显不足。
反观小米SU7,凭借先进的8295芯片和城市智能驾驶系统,将Model 3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特斯拉销售团队也倍感压力,紧急推出多种金融方案以刺激需求,但五千台的成绩单,甚至不如蔚来汽车。
尽管蔚来ET5销量平平,但旗下还有乐道这一全新品牌作为支撑。
特斯拉,除了降价促销,还有什么高招?
这情景,就像身着过时服饰参加盛大宴会,环顾四周,众人皆是华服加身,只能尴尬地置身角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新势力阵营,则上演着一场激烈的“诸侯争霸”!
问界汽车凭借高端车型M9的强劲表现,以9400台的销量勉强守住榜首位置。
零跑汽车紧随其后,以9390台的销量紧咬不放。
这两家车企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主要得益于其“半价策略”,以实实在在的价格优势抢占市场份额。
处境最为艰难的当属理想汽车。
面对友商纷纷推出的大型SUV车型,L6的热销在一定程度上蚕食了自家L7和L8的市场,导致周销量跌出前三。
这好比辛勤栽培的果树,果实尚未成熟,便被他人捷足先登。
深蓝汽车则在悄然崛起,单周六千台的销量,在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的队伍中,堪称一匹黑马。
小米SU7交付4890台,虽未迎来爆发式增长,但前期积压的订单仍在消化之中。
零跑汽车更胜一筹,上半年销量实现翻番后,随即宣布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进军欧洲市场!
这一举措,远比争夺一时销量冠军更具战略意义!
格局,决定了未来的发展空间。
归根结底,六月份的价格战,提前透支了消费潜力。
七月份的销量数据,也难免存在水分。
有消息传出,理想汽车涉嫌以展车充抵销量,特斯拉则将六月份的部分订单挪至七月结算,甚至有业内人士指出,乘联会公布的26%的增长率,是建立在去年同期低基数之上的“虚假繁荣”。
消费者并非不明真相,早已看穿了这些营销套路。
比亚迪手握34万辆的庞大订单,稳坐钓鱼台,并不在意一时的得失。
反观那些为争夺周销量榜首而剑拔弩张的新势力品牌,未免显得有些小家子气。
与其在淡季盲目跟风,不如多花时间去4S店试驾体验,仔细感受车辆的性能与舒适度。
至于九月份车市能否回暖?
恐怕还得先看经销商能否顺利清理库存车辆。
正如《史记·货殖列传》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车市的竞争,本质上是利益的博弈。
价格战只是权宜之计,真正的制胜之道,在于技术创新、产品质量以及优质服务。
各位车友,你们认为在这场车市“洗牌”中,谁能笑到最后?
是稳健务实的比亚迪,还是特立独行的特斯拉,亦或是奋起直追的新势力品牌?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真知灼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