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修理工20年生涯遭遇电驴冲击,未来何去何从?

走在犄角旮旯的巷子里,你还能瞥见几家摩托车修理铺子吗?往昔,那是街坊邻居的熟稔记忆,叮叮咣咣的敲击声,混杂着刺鼻的机油味儿。现在呢,门可罗雀,十室九空。

跟一位浸淫此道二十载的老李唠嗑,他一句话就给捅破了这层窗纸:“熬鹰啊,真是熬鹰。”

摩托车修理工20年生涯遭遇电驴冲击,未来何去何从?-有驾

这话乍一听有点耸人听闻,可细琢磨琢磨,还真不是无稽之谈。

何出此言?往昔,摩托车修理可是块炙手可热的行当。掌柜的一年鼓捣个十几万不在话下,手艺精湛的老师傅,糊口度日绰绰有余。况且,这门手艺入门槛低,上手快,不少愣头青觉得既能挣仨瓜俩枣,又能傍身,日后没准还能自立门户。

摩托车修理,不像汽车修理那样“浑水摸鱼”。毕竟摩托车构造简明,骑的人也略懂一二,想从中牟利的空间不大。当然,也并非全然没有。老李就跟我耳语,以前碰到不谙此道的小娘们,一些鸡毛蒜皮的小毛病,直接换个崭新的零件,她们也云里雾里。

摩托车修理工20年生涯遭遇电驴冲击,未来何去何从?-有驾

可这箪食壶浆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如今,电驴横空出世,直接把摩托车的饭碗给砸了个稀巴烂。试想一下,三四千块钱的电驴,续航里程都能达到一百五,日常通勤绰绰有余。往昔摩托车仰仗跑得远来招徕顾客,现在这优势也荡然无存。骑的人日渐式微,修的人自然也每况愈下。以前一个乡镇能养活两三家修理铺子,现在一家都捉襟见肘。

这还不是最扎心的。更令人扼腕的是,摩托车它自己给力了!以前国产摩托车质量堪忧,三番五次地掉链子,修理铺子生意兴隆,门庭若市。可现在,国产摩托车质量突飞猛进,皮实耐用,十年八年都无需大动干戈。

零配件就那么几样,本来能修的地方就不多,现在质量又上去了,修理铺子的生意能景气吗?来的都是做个寻常保养,挣不了几个铜板。

摩托车修理工20年生涯遭遇电驴冲击,未来何去何从?-有驾

这话听着有点刺耳,但却是大势所趋。

或许有人会说,老板可以另谋出路啊,投资点别的。可对于那些修理工而言,这可是他们安身立命的营生啊。几十年都浸淫于此,骤然让他们改弦更张,谈何容易?年事已高,学新事物也慢,重新开始,哪有那么轻巧?

这绝不仅仅是摩托车修理工所面临的窘境。想想那些曾经烜赫一时的行业,BP机、胶卷、VCD… 哪个不是被时代的车轮碾作尘土?

摩托车修理工20年生涯遭遇电驴冲击,未来何去何从?-有驾

时代浩浩汤汤,科技日新月异,这是不可逆转的洪流。但在此过程中,我们是否应该多关怀一下那些被时代遗弃的人?他们并非不奋楫争先,只是时代的浪潮来势汹汹,他们尚未缓过神来。

与其说是摩托车修理工的“熬鹰”,不如说是时代发展中,一部分人无可避免的“阵痛”。我们无法阻挡科技的突飞猛进,但至少可以思忖,如何帮助他们平稳过渡,觅得新的方向。

就像老李,虽然嘴上说着“熬鹰”,但背地里,他也在筹谋转型。他说,或许可以学点电驴修理,或者索性开个贩卖摩托车配件的网店。

你看,即使在至暗时刻,总还是有希望的微光在闪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