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中大型SUV的战场,看起来不像价格战,更像一场“品牌人格”的较量。 降价吸引不了那些有牌面需求的买家。
问题在于:谁的脸面更重要?销量数据给出答案。 宝马X5继续坐稳中大型细分市场的头把交椅。
9月终端卖出6213台。 今年前九个月累计达50235台。
国产化带来的价格优势,让它在同级别里很难被短时间超越。 相比之下,X6成了边缘人物。
9月仅有149台进账,前九个月仅1501台,总体热度明显低于兄弟车型。 奔驰GLE表现稳定。
9月终端3413台,前九个月共售25498台。 它的客单价通常高于X5,这说明部分买家愿意为品牌溢价埋单。
奔驰G级家族也很“佛系”。G级和G级AMG在9月分别卖出268台和217台,前九个月累计2821台、1836台。 纯电G级却没有太多人买账,前九个月只有120台。
豪华大排量买家更在乎排气声浪,而非每公里电费。 路虎这边则是亮眼的逆袭。
卫士与揽胜在9月销量出现明显跃升,月销分别为1922台和1896台;今年前九个月累计11980台和13741台。 加上揽胜运动的5363台和发现的978台,路虎在国产化阵营之外,成为进口阵列里销量很好的代表。
它们的单车价格普遍较高,但依然抢手。 这显示出一个事实:在高端SUV市场,品牌个性和越野血统能制造购买动力。
保时捷卡宴的9月销量为1465台,前九个月累计12806台。 曾经风光无限的车型,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奥迪Q7尽管终端定价有优势,9月只卖出936台,前九个月为9221台。 它的门槛低,但品牌认同度影响了部分消费者决策。
沃尔沃XC90则以825台(9月)和9092台(前九月)紧随其后。 两款车都靠性价比与安全配置吸引理性买家。
日系豪华中的GX稳住了圈层。 雷克萨斯GX在9月卖出325台,前九个月累计2804台。
它的越野能力和可靠性让长期客户愿意等着4S店“平价提车”的好运降临。 上汽奥迪Q6作为中国市场特供,9月销量590台,前九个月5835台,靠较低售价博取市场份额。
凯迪拉克XT6尝试走以价换量路线,但成效有限:9月仅150台,前九月2519台。 按产品实力看,XT6在35万区间确实有硬实力。
英菲尼迪QX60今年前九个月总销量仅783台,低配安全配置的短板显而易见,影响了大多数家庭用户的决心。 超豪华阵营的买家更讲情怀与品牌。
宾利添越9月79台,前九个月724台;兰博基尼Urus今年前九个月卖出209台;阿斯顿·马丁DBX为151台。 法拉利Purosangue反而表现更抢眼,前九个月卖出177台。
尽管定价更高,但法拉利的品牌号召力让部分富裕消费者愿意多付那份“身份税”。 这些数据背后,有几条值得深思的逻辑线。 第一,品牌形象的力量强到能抵消价格优势。
买豪车,很大程度上是买“被认可”的身份。 第二,豪华中大型SUV的用户分层清晰:有的人看性价比,有的人看越野血统,有的人看品牌溢价。
第三,纯电化目前还难以完全渗透这一细分。 消费者在两百万元级别,更在意驾驶体验与声音,而不是能耗账本。
短期内,这一层的迁移速度不会太快。 结合当前市场热点:许多车企都在推新能源SUV,但高端市场的消费者并非集体“跟风党”。他们更加挑剔。
对于厂商来说,单纯靠降价吸引不了这类客群。 更聪明的打法是:塑造品牌故事,提升定制化与服务体验,增加社群粘性。
再就是产品本身。 越野基因、动力质感、独特设计,这些还是买家愿意买单的关键。
对购车者而言,选择要取决于目的。 想面子且爱越野,路虎和G级是优选。
要稳重、保值,X5、GLE是常规答案。 预算在30-40万且看性价比,Q7或XC90都能考虑。
想要稀缺感和社交资本,推超豪华的法拉利或宾利也不无道理。 每个人的“豪华”定义不同。
买车是个情感与理性并重的决定。 结尾讲点干货:豪华车市场不是简单的价格游戏。
品牌力、客户体验、产品个性,三者联合发力,才有长期竞争力。 你更看重哪点?品牌光环、驾驶质感、还是性价比?欢迎在评论里说出你的选择,来一场真正的“豪车价值观”对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