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觉着魔幻,都2025了,烧油的铁疙瘩竟然还挺吃香?
瞅瞅四月的发卖榜单,轩逸朗逸这对“老伙计”依旧雄踞榜首,德系B级车稳如磐石,甚至那些金字塔尖的牌子,奥迪A6、宝马5系、奔驰E级,依旧是那股熟悉的配方,销量依然坚挺。
这跟咱们臆想中电车一统江湖的景象,似乎有点南辕北辙啊。
这事儿,得抽丝剥茧,细细掂量。
先说这紧凑级轿车,轩逸朗逸凭啥还能苟住?
很多人觉得这车都快进博物馆了,但架不住它抗造啊。
十万出头的货,你还指望它有啥惊世骇俗的表现?
平顺省油才是硬道理。
这就好比你觅佳偶,颜值固然吸睛,但过日子还得看人品,你说对不?
再说了,咱这地儿这么大,五环内的人觉得电车是通行证,五环外呢?
大把的人还是对燃油车情有独钟。
当然,也有人捧速腾的场,说它空间宽敞,动力充沛,底盘扎实,听着就比轩逸朗逸高出一个level。
可问题是,它也贵啊!
落地价一摊开,不少人就默默把鼠标挪回轩逸朗逸的配置单上了。
这就跟置业一样,地段、学区、户型都重要,但囊中羞涩,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现在就看电车能不能把速腾的价格踹下来了,到时候,说不定真能撼动一下轩逸朗逸的地位。
再说SUV,星越L这车,确实有点门道。
配置到位、用料考究、开起来有质感,更关键的是,价格还挺良心。
这就像象牙塔里的学霸,不仅成绩斐然,还会玩,人缘也好得令人发指,你说气不气人?
但话说回来,星越L能有今天这番光景,也离不开吉利这些年的潜心经营。
三大件过硬了,口碑上来了,自然就有人愿意解囊。
丰田那几款SUV,卡罗拉锐放、RAV4荣放、锋兰达,说白了就是工具车。
优势嘛,就是靠谱,省心。
尤其是双擎混动版本,虽然技术有点年头了,但故障率低啊。
这就好比老黄牛,埋头苦干,不娇气。
只不过,你要是期待它给你带来什么酣畅淋漓的驾驶体验,那就歇菜吧,除非你肯砸更多的银子,整个凯美瑞来。
到了中型车,德系双雄(帕萨特、迈腾)依旧是yyds(永远的神)。
产品力均衡,没有明显的槽点,要啥有啥。
当然,也有人诟病它车机老气横秋,内饰塑料感浓郁。
但白璧微瑕,毕竟,这个价位的车,你也不能要求太高了。
反观日系三剑客,天籁掉了队,雅阁也显得老态龙钟,还得看凯美瑞。
价格亲民,三大件靠谱,混动技术成熟,安全配置到位,底盘调校也进步了,卖得好也是情理之中。
豪华B级车,那就是拼终端优惠了。
据说宝马330都下探到28万以内了,难怪奔驰C级卖不过它。
不过,红旗H5更离谱,销售报价13万还能砍,这还是我熟知的那位“国货之光”吗?
这就好比年终大促,谁家折扣力度大,顾客就往哪家涌。
中大型车,BBA(奔驰、宝马、奥迪)的舞台。
奥迪A6优惠诱人,奔驰E级更面面俱到,宝马5系开起来像GLC,坐起来像理想L7(这什么清奇的比喻?
),奥迪A7L颜值在线。
怎么选?
看你中意哪个了。
反正,壕的世界,咱们领会不到。
至于中大型SUV,宝马X5L加长后,简直就是公路霸主。
大众途昂换了新引擎,产品力也今非昔比。
新款普拉多,那是名副其实的越野利器,除了身价不菲,没啥硬伤。
只能说,大佬的玩物,咱们看看就好。
所以,燃油车还没走到穷途末路,甚至有些车型依旧生龙活虎,这说明啥?
说明市场需求是千姿百态的。
不是所有人都要拥抱电车,也不是所有人都在意智能互联。
对很多人而言,稳妥、靠谱、省心,才是心头好。
况且,燃油车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技术已经炉火纯青了,维保也唾手可得。
当然,电车是大势所趋,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燃油车也不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它会在特定的细分市场,继续施展它的价值。
这就好比胶片相机,虽然数码相机已经司空见惯了,但还是有人钟情于胶片,因为胶片有它的韵味,有它的情怀。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啥都2025年了,燃油车还能卖得风生水起?
或许,不是燃油车有多诱人,而是它契合了那些被咱们忽略的需求。
当咱们一股脑地追逐电车的时候,别忘了,还有很多人,他们想要的,仅仅是一辆能让他们安稳回家的座驾。
而这,才是最质朴的真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