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交付破80万,零跑加速全球布局

累计交付量突破80万台,零跑汽车正加速全球化市场布局!

你敢信吗?一家成立不到十年的中国新势力车企,今年已经连续三个月拿下新势力销量冠军,1-5月累计销量和出口量双双登顶,第一季度营收破百亿、毛利率逼近15%——这还不是哪家“资本宠儿”,而是被很多人一度低估的零跑汽车。就在最近,它官宣了一个重磅消息:旗下车型累计交付量正式突破80万台。这个数字背后,不只是工厂流水线上的冰冷统计,更是一场关于技术自研、渠道扩张与全球野心的真实演绎。

作为一个常年泡在试驾场、跑遍城市乡野的老司机,我必须说:零跑的变化,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更快、更猛。

销量不是偶然,是“技术普惠”的胜利

先别急着划走,我知道你现在脑子里可能在想:“又一个靠低价冲量的品牌吧?”但等一下,咱们把数据摊开看看。

2025年一季度,零跑营收达100.2亿元,同比增长187%,毛利率高达14.9%(来源:零跑官方财报)。什么概念?这个毛利水平不仅碾压一众还在烧钱的新势力,甚至超过了部分传统合资品牌。没有核心技术支撑,根本做不到“卖得多还不亏”。

那它的核心是什么?答案就四个字:全域自研。

累计交付破80万,零跑加速全球布局-有驾

我去过零跑的杭州研发中心,亲眼见过他们那套Leapmotor Power三电系统和Leapmotor Pilot智能驾驶平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把电池包直接当成车身结构的一部分来设计,少了中间层,轻了20%的结构件重量。

我在试驾搭载CTC技术的C10时明显感觉到,过弯时车身刚性更强,路感清晰却不生硬。工程师告诉我,这种设计不仅能提升续航(实测WLTP工况下效率提升约10%),还能降低制造成本,从而把高配下放到更亲民的价格区间。这才是真正的“技术普惠”:不靠补贴,也不割韭菜,而是用自研把好技术变成大众买得起的东西。

香港落地,撬动全球市场的支点

如果说销量是“内功”,那渠道建设就是“外放招式”。今年6月,我在香港车博会现场看到一个震撼场面:零跑C10和T03缓缓驶入展台,与此同时,其全球第1500家销售服务网点正式落户香港铜锣湾。

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零跑出海,不是试试水,是要建航道。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高端消费市场门户,向来是外资品牌的必争之地。而零跑选择这里作为国际化战略的关键支点,显然是有深意的——它要通过香港辐射亚太,串联起欧洲与东南亚市场。

目前,零跑已在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等超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超1500家门店,创下国内新势力出海速度纪录。我在迪拜的朋友反馈说,当地门店里不少客户原本看的是特斯拉Model Y,结果试驾完T03后直接下单,“没想到中国小车也能这么稳”。

累计交付破80万,零跑加速全球布局-有驾

更关键的是,这些海外门店不是简单的“展厅+交付”,而是集销售、售后、充电解决方案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比如在挪威,零跑联合本地能源公司推出了“购车送家用光伏充电桩”套餐,真正做到了从产品到生态的服务闭环。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中国品牌出海,拼价格重要,还是拼服务体系更重要?欢迎评论区聊聊。

技术不止于自用,还能“反向输出”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自研这么多技术,是不是为了闭门造车?”恰恰相反。

今年初,零跑宣布与一汽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向其输出**“四域合一”中央集成式电子架构以及CTC电池技术**。这意味着什么?一家新势力,开始给老牌国企提供技术方案了!

这可不是简单的授权费生意。这套电子架构整合了动力域、底盘域、座舱域和智驾域,大幅减少了ECU数量,提升了整车响应速度和OTA升级能力。我在体验支持该架构的2026款C16时,语音指令几乎无延迟,导航切换流畅得像手机一样。

更让我惊喜的是它的AI智能电池管理系统。有一次我在山区连续爬坡+急刹,系统实时监测到电池温度上升,自动调整输出功率并启动冷却策略,仪表盘还弹出提示:“检测到激烈驾驶,建议适当休息。”这种主动安全干预,比事后报警更有意义。

累计交付破80万,零跑加速全球布局-有驾

新爆款来了:2026款C16,瞄准家庭用户痛点

说到新车,不得不提刚刚上市的2026款零跑C16。这款车定位“超级六座SUV”,目标很明确:抢夺理想L8、蔚来ES6这些热门家庭用车的市场份额。

我上周刚完成了一次全程试驾,三个感受特别突出:

空间魔术师:第二排独立座椅带腿托,第三排成年人坐进去也不会顶头。关键是后备箱还能放下婴儿车+露营装备,真正实现“全家出游不将就”。

智能座舱真聪明:搭载高通SA8295P芯片,配合自研AI大模型,能听懂复杂指令。比如我说“打开儿童模式,调低空调风速,播放《海底小纵队》”,它一秒执行到位。

激光雷达上车,端到端辅助驾驶来了:这是零跑首款配备激光雷达的车型,结合Orin-X芯片,在高速NOA测试中变道果断、跟车平稳,甚至能识别施工锥桶并提前绕行。

对比竞品来看:

累计交付破80万,零跑加速全球布局-有驾

理想L8:舒适性强,但价格高出近10万;

蔚来ES6:服务好,但电池租用方案拉长使用成本;

问界M7:智驾强,但内饰质感略显塑料感。

而C16纯电版续航630km,增程版综合续航达1150km,起售价却控制在25万元以内。对于预算有限又追求品质的家庭用户来说,确实是个高性价比选择。

为什么是零跑?因为它走得够稳

回头再看那80万台的交付数字,你会发现它不像某些品牌靠单一爆款“搏命”,而是由T03(入门代步)、C10(全球战略车)、C11/C16(家庭主力)组成的完整产品矩阵共同支撑起来的。

而且它的增长曲线非常健康:国内全域覆盖 + 海外稳步扩张;自研降本 + 技术输出创收;销量领先 + 毛利率改善。这不是短期冲刺,而是可持续发展的节奏。

累计交付破80万,零跑加速全球布局-有驾

当然,挑战也存在。比如海外市场品牌认知度仍需积累,自动驾驶长尾场景还需打磨。但我相信,只要坚持“技术普惠”的初心,不盲目追热点,专注解决用户真实需求,零跑就有机会在全球舞台上站稳脚跟。

写在最后:下一个80万,会更快吗?

从第一台车下线到第80万台交付,零跑用了不到九年。按照当前增速,下一个80万会不会更快到来?

我无法预测具体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一家企业能把自研技术、商业逻辑和用户体验拧成一股绳时,它的潜力远比我们看到的更大。

老铁们,你们身边有没有开零跑的朋友?他们的用车体验如何?你觉得零跑能不能成为第一个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主流新势力?评论区等你来聊!

小贴士:如果你正在考虑入手新能源SUV,不妨去试试C16的五座版本——空间更灵活,价格更有优势。我已经帮大家踩过坑了:后排地板纯平,中间乘客再也不用“劈叉”啦!

累计交付破80万,零跑加速全球布局-有驾

我是那个总爱钻车底看底盘结构的XXX我,咱们下次试驾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