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有车的朋友来说,可能都遇到过一个让人有些困惑的情况:感觉自己的车子好像越开越费油了。
明明还是那条上下班的路,加油的习惯也没变,但以前一箱油能跑的里程,现在却不知不觉地缩水了。
看着加油站里不断变动的价格牌,再算算自己每个月的油费开销,心里难免会犯嘀咕,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不是车子老了,性能下降了,就必然会变成一个“油老虎”呢?
其实,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
很多时候,导致我们汽车油耗悄然上升的,是一些我们日常用车和保养过程中,很容易忽略掉的细节问题。
这些问题单个看起来可能影响不大,但日积月累,综合在一起,就会让我们的钱包在不知不觉中瘪下去。
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好好聊一聊这些藏在车辆背后,影响油耗的常见原因。
首先,我们得从汽车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件——轮胎说起。
轮胎的状态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是直接且巨大的,但它恰恰是许多车主最容易忽视的地方。
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胎压不足。
很多朋友可能觉得轮胎稍微软一点,开起来感觉更舒适,颠簸感不强,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松软的沙滩上走路和在坚硬的水泥地上走路,哪一个更费劲?
答案显而易见。
当轮胎气压低于厂家推荐的标准值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就会变大,这就像让汽车一直在“沙滩”上行驶,滚动的阻力自然也就增大了。
为了克服这额外的阻力,发动机就必须输出更多的动力,油耗也随之上升。
有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胎压比标准值每低0.1bar,油耗可能就会相应增加大约1%。
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大,但考虑到我们每天都在开车,一年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额外开支。
更重要的是,长期低胎压行驶还会导致轮胎两侧边缘异常磨损,大大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最终我们不仅多花了油钱,还得提前花钱换轮胎。
所以,养成每月检查一次胎压的好习惯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温差变化大的时候。
至于标准的胎压值,我们不需要去死记硬背,在车辆的驾驶位车门框、B柱位置或者油箱盖内侧,通常都会有明确的标签指示。
除了胎压,轮胎的磨损状况和四轮定位的准确性同样关键。
如果车辆的四轮定位数据不准确,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车子容易跑偏,需要驾驶员不停地修正方向盘,或者在高速行驶时方向盘会发生抖动。
从油耗的角度看,这就意味着四个车轮没有朝着完全一致的方向滚动,它们之间在互相“较劲”,产生不必要的拖拽力,这些内耗最终都需要通过燃烧更多的汽油来补偿。
因此,定期进行四轮定位检查是很有必要的,一般建议每行驶一到两万公里,或者在更换新轮胎、感觉车辆行驶异常时就应该去做一次检查。
说完了车子的“脚”,我们再来看看车子的“心脏”——发动机。
发动机的健康状况直接决定了燃油的利用效率。
在这里,有几个保养细节至关重要。
第一个就是空气滤清器。
它就像是发动机的“口罩”,作用是过滤掉进入发动机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
如果这个“口罩”长时间不更换,被堵得严严实实,发动机的进气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进气不畅,混合气体的比例就会失调,导致燃烧不充分,油耗自然会显著增加。
在一些空气质量不佳、风沙较大的地区,空气滤清器的更换周期甚至需要比保养手册上建议的更短一些。
第二个是火花塞。
火花塞的作用是在发动机气缸内点燃被压缩的油气混合气。
如果火花塞老化、性能下降,它产生的电火花就会变弱,点火能量不足。
这就好比我们用一根受潮的火柴去点火,可能要划好几次,而且火苗很小,无法让木柴充分燃烧。
在发动机里也是同理,虚弱的火花塞会导致混合气燃烧不完全,大量的燃油还没来得及转化为驱动车辆前进的动力,就被直接排出去了,这无疑是巨大的浪费。
所以,按照厂家规定的里程及时更换火花塞,是维持良好燃油经济性的基本要求。
第三个是机油。
机油被称为发动机的“血液”,它的主要作用是润滑、冷却和清洁。
如果使用了黏度过高的机油,或者长期不更换导致机油劣化变质,就会增加发动机内部运转的阻力。
这就好比让一个人在水里游泳和在泥浆里游泳,后者显然要费力得多。
发动机克服这些额外阻力所消耗的能量,同样来自于燃油。
因此,选择厂家推荐的正确标号的机油,并严格按照保养周期进行更换,对节省燃油至关重要。
当然,即使车辆的硬件状态完美无瑕,我们日常的驾驶习惯也是影响油耗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很多人在开车时习惯于“激情驾驶”,绿灯一亮就一脚油门到底,享受瞬间提速的快感,遇到前方有情况又是一脚急刹车。
这种频繁急加速和急刹车的驾驶方式,是油耗飙升的罪魁祸首。
每一次深踩油门,喷油嘴都会在瞬间喷出大量的燃油,而紧随其后的急刹车又将这些燃油转化的动能全部变成了刹车片的热量白白浪费掉。
有研究表明,这种驾驶方式相比于平稳驾驶,油耗可能会高出20%到30%。
想要省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养成预判路况的习惯,尽量保持匀速行驶,缓加速、缓减速,让车辆的能量利用更加高效。
此外,长时间原地怠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耗油行为。
尤其是在冬天,一些车主习惯在出发前让车辆原地热车十几分钟,或者在等人时也一直不熄火。
在怠速状态下,车辆的行驶里程为零,但发动机却一直在消耗燃油。
其实,现在的电喷发动机并不需要长时间原地热车,正确的做法是启动车辆后等待半分钟到一分钟,让机油充分润滑到各个部件,然后就可以挂挡缓慢行驶,在行驶中让车辆逐渐升温,这样既省油,也对发动机更有益。
如果需要长时间等待,比如超过三分钟,那么熄火等待是更明智的选择。
最后,还有一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小事”。
比如车辆的负载,很多朋友习惯把后备箱当成储物间,常年放着各种不常用的杂物。
要知道,车上每增加一份重量,都需要消耗额外的燃油来承载它。
定期清理一下后备箱和车内,只携带必要的物品,就能在不知不觉中省下一些油。
还有高速行驶时开窗的问题,当时速超过80公里后,开窗带来的巨大风阻所增加的油耗,往往比开空调还要多。
因此,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关上车窗使用空调的内外循环系统,是更经济、更舒适的选择。
总而言之,汽车油耗的增加往往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由轮胎状态、发动机保养、驾驶习惯以及其他一些细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定期的车辆检查与维护,养成一个平稳、有预见性的驾驶习惯,并注意清理不必要的负载,我们完全可以有效控制油耗的增长,让我们的爱车重新恢复良好的燃油经济性。
这不仅能为我们节省下可观的开支,更有助于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保证行车安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