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上汽推尚界H5,余承东称20万以下亏本,上市首日订单破五万

做车,本来就是个技术活,也是门算账艺术。

谁能想到,华为和上汽这俩“大佬”同一屋檐下刚抛出个新品牌“尚界”,转头余承东就直接对着媒体摊了个底——20万以下的车,统统亏本。

亏本买卖居然还有人抢着做?咱说,这事儿搁别人身上都能当个年度悬案,偏就让华为玩出了点意思。

那么,尚界H5这台传说中“卖一辆亏一辆”的新车,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华为上汽推尚界H5,余承东称20万以下亏本,上市首日订单破五万-有驾

别急,故事可比数据还复杂。

回忆一下成都车展热闹劲儿,鸿蒙智行“五界”靠台一排,也算阵仗盛大了。

华为上汽推尚界H5,余承东称20万以下亏本,上市首日订单破五万-有驾

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这名字念完一遍,你不抖两下舌头都不好意思说混汽车圈。

话说回来,这五界里尚界是压轴出场,搭档上汽,标准的“官配CP”,阵势不小。

首发H5预售价16.98万起,直接下探20万以内,这在原本动辄25万起步的鸿蒙家族里,像小狼下凡进了菜市场,价格战刀光剑影,开局气氛就不对。

网上总有段子:谁敢在车圈亏钱,谁就是“真勇士”。

余承东这次,算是直接把话挑明了,不遮不掩:“20万以下的车,成本根本干不下来。”

合着他还不是嘴硬,华为就不是慈善机构,谁愿意干这赔钱买卖?

但是话锋一转,和上汽联手,就能拉低成本,让“高端体验”走进寻常百姓家。

这词熟不熟?和手机刚普及那会儿如出一辙。

可别以为砍下价格就能圈粉无数。

瞄一眼尚界H5的版本,六种花样——增程Pro、增程Max、纯电Pro、纯电Pro长续航、纯电Max、纯电Max长续航,名字一长,眼神发虚。

价格嘛,除了最顶配的20.98万,其余不越20万这道“生死线”。

按华为老路子,上市正式版价格还得再降点儿——大概率顶配也能钻进20万以内,这套路,老入戏了。

可配置咋样?

增程车身尺寸有四米七八,轴距两米八四,不大不小,阅车无数的老司机表示中规中矩。

动力分两挂,增程是1.5L+150kW电机,这套动力看着没啥亮点,其实挺像当下十多万级混动大军。

华为上汽推尚界H5,余承东称20万以下亏本,上市首日订单破五万-有驾

说白了,就是加点光环,玩点“溢价”,但真拼性价比,一堆同级选手等着过招。

纯电版更直接,150或180kW的单电机,全系还没四驱上车,电池有两种花样——64.6kWh、80kWh,对应续航535km、655km。

华为上汽推尚界H5,余承东称20万以下亏本,上市首日订单破五万-有驾
华为上汽推尚界H5,余承东称20万以下亏本,上市首日订单破五万-有驾

增程那边是32.6kWh,纯电续航写着230km。

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这个配置放这价位里,算不上“燃爆”,也说不上“拉胯”。

就是那种你看着还行,但真要掏钱总想着再挑挑。

当然,看官们更关心一个问题——真亏钱不?

余承东这番“自报家底”,让人一度怀疑他是在丢“烟雾弹”:今年六月,他还一本正经地说,智界R7一辆亏三万;三十万以下鸿蒙车,没一个是赚钱的。

华为上汽推尚界H5,余承东称20万以下亏本,上市首日订单破五万-有驾

感觉每出一车就顺带报个亏损数字,堪比自动“价格提醒器”。

但同一时间,又拍板说,华为总有一天要啃20万以下这块硬骨头。

这不,和上汽一牵手,尚界H5就冒头了。

合着一切都卡着“时机”,在准备好了的时间里,把之前的这点“亏损能力”变成“模板操作”。

逻辑上其实也没毛病:想降本增效,得有人手、有人脉、有技术,自己单干难,抱大腿容易。

上汽中国第一车企名头不是白来的,供应链、制造工艺都拿得出手,这回“鸿蒙智行”总算不是单打独斗。

再说了,咱都是成年人,成本分摊、规模效应,谁家企业不玩儿这点套路?

余承东大大方方亮底牌,看似任性,其实全都是条件成熟下的计算。

而尚界H5真实市场反应咋样?

消息说,上市1小时小定突破两万五,18小时小定破五万。

咋一听,小作文都能写出“盛况空前”;但细究下,“不算太亮眼”。

为啥?月销目标2万台,年化24万;可华为背书的品牌,理应起高楼飞檐走壁。

现在五万这数据——如放在手机圈,余总怕不是要“怒批研发”。

业内人看得也透,这成绩搁中国新能源大盘上,也就是平均水准。

说白了,消费者现在可太精了,华为logo再亮,也得拼配置、服务和综合体验。

咱再琢磨琢磨,尚界H5到底凭啥能顶得住压力。

有人觉得“亏钱卖车”是为了圈用户,早期累积足够规模,后续靠服务、生态、甚至软件订阅去回血。

这招早有先例,智能手机起步那会儿拼命砸价,最后靠生态反杀。

但汽车又不全等于手机,客户换机频率低,复购周期长,生态闭环路远且漫长。

而且新能源车市场红得发烫,比亚迪、极氪、零跑都没闲着,同价位比的就是谁的硬件强,谁的体验棒。

消费者算盘珠子都磨得锃亮,选车时看配置、比续航、聊交付、盘售后,哪怕一个小瑕疵能影响一票人改道。

你说,华为牌的广告效应有多长,得看完配置单、小红书测评,再看亲戚家买没买,才会下单。

这年头,用户警觉得很。

翻回头说说“亏钱卖车”到底是常态还是噱头。

按小宅那句话讲,车企前期配研发、那得花大钱,单位算到单车里,量少必亏。

但只要销量起得快,后端费用摊薄,利润自然而然就浮出来。

互联网企业卷汽车,早期都得这么搞,拼的不是谁赚快钱,而是谁能熬到下一个拐点。

问题是,华为能不能像手机时代,靠规模和体验打价格带,再收割一波市场情怀?

这事儿,没到最后,都说不准。

再看市场感知,业内有人直言,尚界H5拎得出的核心卖点其实是“鸿蒙智行”生态和成熟的智能座舱——软件基因确实强。

但别的配置确实没啥惊喜,驾驶、动力、辅助系统和竞品比起来只能算平常,屏幕再大、语音再强,最后还是要拼服务。

更何况,这价位卡得死,隔壁极氪001、比亚迪宋PLUS DM-i、长安深蓝、MG这些对手虎视眈眈,个个都想来个“王炸对决”。

尚界H5要想一炮而红,不光是靠“真心亏本”,还得让用户感受到体验大幅领先。

不然,市场就会冷眼旁观,买不买,真不是“吆喝一声”能解决的。

兴许有人想问,华为折腾这么久为啥非要坚持下探20万级市场?

华为上汽推尚界H5,余承东称20万以下亏本,上市首日订单破五万-有驾

其实答案不复杂。

时代变了,高端市场路越走越窄,新用户群下沉,消费升级与消费理性并存。

只有铺开价格带,把高端体验标配进15-20万档,才能放大平台优势,复刻当年手机圈的奇迹。

但汽车这玩意,可不比手机简单——供应链、品控、交付、售后,缺一样都“塌房”。

一句“靠上汽省成本”也不能包治百病,毕竟最后都是看用户会不会再买单。

说到底,“卖一辆亏一辆”不过是阶段性策略,而不是长线玩法。

哪家企业能一直亏下去?

答案只有一个——不存在的!

车圈卷了两年多,活下来比什么都金贵。

无论华为还是上汽,做尚界H5拼的不全是情怀,更多还是要跑赢现金流,托住品牌热度,等待市场真正买账的那一天。

其实,每逢新势力冒头,人们的好奇心总会蹭蹭上涨:“这次会不会颠覆市场,再卷出新花样?”

但市场残酷如斯,数据面前只认现金,不认“故事”。

购车人心里最清楚,哪个品牌“硬实力”摆得上台面,哪个体验真的能让生活多点舒适少点折腾。

所以,“亏钱卖车”不等于“白给福利”,更像是一场拉长线、拼耐心的拉锯战。

让子弹飞一会儿,剩下的就留给市场来检验答案。

写到这里,是不是脑袋里已经跑马灯狂转,想着“19万买尚界H5,值不值”?

咱说,这账啊,没人能替你算得很绝对,买车这事智商税和情感税一样都少不了。

但是留意下汽车圈这种玩法,下次准能少走点弯路。

你觉得,华为和上汽的这波“真亏钱、假赚钱”操作你怎么看?买不买账?

华为上汽推尚界H5,余承东称20万以下亏本,上市首日订单破五万-有驾

评论区请大胆发表你的观点,说说你心里的理想国产智能车,或者吐槽一下近期心动但还没下手的品牌!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