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上市这事儿,我总忍不住得多琢磨两句,尤其像荣威M7 DMH这种号称“长续航中大型豪华混动家轿”,一上来就把价格砍到8.58万起,这到底是胃口太大,还是另有所图?你说现在新能源车卷成啥样了,一边是朋友朋友圈里晒提车,一边是汽车论坛里各种“价格战”,可问题来了——咱们买车到底图啥?真的需要这么个全能“战神”吗?厂家说它“四大维度重塑新能源家轿标准”,那到底是哪“四大维度”?又怎么就“重塑”了呢?
先说说这价格8.58万,放在以前,能买到个油车低配小轿车都算美滋滋。可是现在,新能源车一上市就不讲道理地拉低价格,灵魂拷问来了:高性价比,真的等于好用实用吗?厂家设置的限时优惠让人心痒痒,可别忘了优惠期一过,价格还不是得飘回来。搞得你像不买可惜,买了又琢磨是不是被“快闪”了?
再看宣传,这车外观设计、座舱空间、各种“智能配置”、动力续航,干脆撸了个遍。厂家摆的噱头真不算少,什么“前劳斯莱斯设计师操刀”,“矢量光轨晶钻大灯”,“荣耀迎宾光毯”,“全景沙发躺椅”,听得人仿佛每天要开着它拉满仪式感接送红毯。问题是,这么多“玄学”包装后,买家真正关心的,是不是“坐着舒服不?”“空间真大吗?”“便不便宜?”
说到底,一辆家用轿车,什么最重要?老百姓心里有数:第一,安全耐用;第二,维护省心;第三,货真价实的空间配置。天天“荣耀迎宾光毯”点来点去,真让咱家里那位见了也就头两天新鲜,第三天还不得嫌你瞎浪费电?
再说到智能座舱,现在车企“新瓶装AI旧酒”惯了,这回号称“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号称“最懂你的AI智慧座舱”,还能“一句话哄孩子睡觉”。作为娃他爹,我第一反应是,这AI要有能耐能哄得住熊孩子,我给它磕头都行,但八成大人懒得陪娃,娃也不买账,真心哄两分钟,最后不还得亲爹妈自己来吗?另外现在动不动就配8155芯片、2.5K大屏,什么无缝手机互联,我倒是想问问:数据隐私谁管?以后APP升级卡顿了怎么办?
说动力,DMH 6.0超级混动系统,专利听着热闹,最终底气还得瞧真实续航。一口气能跑2050公里,听起来牛得飞起……但你得注意,满油满电那种场景,咱平时出一趟长途又不常有。大家关心日常通勤、周末郊游、偶尔回趟老家,真做到了一周一充,就已经比那些天天找桩的电车要轻松很多。亏电油耗2.91L/100km,看着锦上添花,但究竟能不能杜绝“虚标”,还得一车一实测,别把大家当挑不出来的小白。厂家说“反向虚标”,就希望你是真实做到了,而别最后变成宣传词打脸。
另一项亮眼指标,“五大件终身质保”“零自燃终身保障”。实话讲,质保、放心心理谁都喜欢,新车图个安心嘛。过去油车把“大件只保三年/十万公里”当金科玉律,现在新能源品牌一口气给你“终身”,吆喝得跟买保险似的,其实背后算计得清清楚楚——一方面用技术进步打消你的疑虑,一方面也指望着低故障率、低赔付,毕竟老百姓开坏一辆车可比中彩票难得多。不过厂家敢承诺、技术敢创新,这也算是个好事,只要不耍口头游戏,真能放下心闷头开。
什么是“重塑家轿标准”?说白了就是厂家希望把其他品牌用户的“习惯”,“标准”,全盘翻新。比如空间直接卷到4940mm车长,动不动就比肩行政车。可也别只看数据,4940×1890×1510mm的“大家伙”在北上广深老小区挤一挤试试?车位够不,转弯好不好停,一家四口开着老爸老妈再加娃,真就能天下无敌?有一说一,空间感是爽了,一大家子出门的确不憋屈,可城里人停车难问题,厂家管不管?
厂家这波动作,说它“卷”,其实是行业大势使然。新能源混动时代,大厂必须用“超低价+极致配置”抢占市场份额。荣威M7 DMH起步8.58万,谁还好意思卖11万12万的老家轿?横向对比,比亚迪、长安、五菱一票对手,谁不是肉搏到贴身?可现实是什么呢?一方面厂家喊价格战,一方面售后、渠道、配件却还在慢慢跟进,卷的是前端,吃亏的可别让老百姓埋单。降价,降的是毛利还是用料?夸配置,宣传的是顶配还是全系?你能不能保证低价车不搞“刀片消瘦”?这是广大用户要反复掂量的地方。
市场最终给所有产品“验票”:价格低,只是第一步;配置卷,是第二步;第三步是,售后得跟上,口碑要能坐实。所谓“重塑”,不是改两个参数,换一个花哨大灯,也不是用“AI座舱”忽悠用户逛短视频。得让用户买得起,用得顺,修得起,这才叫真“重塑”了标准。
我常在想,这年头买车,靠譬如“荣耀迎宾光毯”这种东西,真就能吸引多少踏实想买家用轿车的消费者?表面再光鲜,家用车的意义始终都是陪伴、踏实、省心。厂家再拼技术、再厚配置也别忘了一点:用户最讨厌套路,想要的不是参数表上的好看,而是路上开的舒坦和安全。
车最终是拿出来开的,不是拿出去吹的。互联网宣传怎么翻花样都行,可谁进到4S店、摸到实车、坐进座舱拉一圈高速,谁都逃不过自己的体验——贵东西要物有所值,便宜东西不能“浮于表面”。荣威M7 DMH卖的其实就是个全能,也等于是厂家的一次“落地大考”。如果真能兑现承诺,把高配高质低价落实到油耗、空间、智能配置每一项上,你说行业标准会不会被它带头“卷一遍”?这事值得期待。
最后再多问一句:你觉得家轿的未来标准是什么?力拼续航,还是极致智能?追求安全性,还是空间舒适?我看啊,用户要的其实很简单——买的时候别糊弄,用的时候别藏猫腻,坏了别推皮球。别让所谓“创新”,最后成了“套路”,别让“优惠噱头”挖了“性价比陷阱”。只有真把老百姓对日常出行的期待装进一台车里,哪怕只是8.58万起,那才叫真本事,那也才是“标准”。
不信咱们就拭目以待,看这台荣威M7 DMH究竟能不能让后来者不得不“重塑新家轿”,让车市变个天。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