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比亚迪最近又整了个大活,秦PLUS搞了个什么“进取型”,纯电的8万9千8,混动的更是搞了个限时国庆献礼价,6万9千8。
6万9千8。
我再说一遍,六万九千八。
这价格出来的时候,我第一反应不是车,是想起了我楼下那家开了十几年的兰州拉面,老板死活不涨价,周围的黄焖鸡和猪脚饭换了一茬又一茬,他还在那里,任你风吹雨打,我自一碗面卖八块。
比亚迪现在就是那个拉面师傅,不装了,摊牌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荣耀版798已经属于掀桌子,那这次698就是直接把餐厅的燃气总阀给拧开了,然后点上一根烟,说,来啊,互相伤害啊。同行看了估计不是傻了,是直接原地飞升了,三体人看了都得感慨一句地球市场的竞争模式过于超前。
你说这是竞争?不不不,这已经不是竞争了,这是车圈的“道诡异仙”,所有人都被污染了,所有人都开始发疯。以前大家还讲究个品牌调性,讲究个用户画像,讲究个利润空间。现在?现在的逻辑是,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王传福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他现在手里拿的不是商业计划书,是修仙界的禁术秘籍,第一页就写着“欲练此功,必先自宫”。
所谓的A级家轿市场,现在已经不是市场了,是个蛊场。所有品牌都被扔进一个罐子里,大家互相撕咬,最后活下来的那个,就是新世界的蛊王。那些合资品牌,什么朗逸轩逸卡罗拉,就是罐子里那些还没反应过来的倒霉蛋。他们还在用上一代的思维模式,琢磨着怎么在配置上挤牙膏,怎么把内饰的塑料件做得更像皮子一点。殊不知,比亚迪这个疯子直接往罐子里倒硫酸了。
这他妈的还有天理吗?!
就拿这次的升级来说,什么加推128KM的DM-i,什么NEDC油耗干到2.69L,还给老车主OTA。这些东西单拎出来,都是挺正经的升级。但是你把它们跟6万9千8这个价格放在一起,性质就完全变了。
这就好比武林大会,大家都在台上比划拳脚,你一招降龙十八掌,我一招九阴白骨爪,打得有来有回。结果比亚迪直接从裤裆里掏出两把加特林,对着全场就是一顿突突突。这还打个屁啊。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最好的营销是直接把友商的ICU病房包年。
讲真,我作为一个也开过几年车的中年人,对这些技术名词已经免疫了。什么八合一电驱,什么宽温域热泵,听起来都像是压缩毛巾,好像很厉害,但最后不还是得看实际体验。但比亚迪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不跟你聊玄学,它直接把价格给你干到地板以下,让你连思考这些技术名词是什么意思的机会都没有。
你的大脑在处理“热泵”之前,就已经被“698”这个数字信号给击穿了。
加大,加大,加大,就是要把所有东西都给你,然后用一个你无法拒绝的价格拍在你脸上。就问你怕不怕?
至于说什么智能座舱,什么手车互联,什么OTA新增约20项功能。是是是,这些都很好,很有用。但这些东西的本质是什么?是一种电子安慰剂。
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你在堵车的烦躁中,还能玩玩车载KTV,看看电影,让你觉得这台车不只是一个从A点到B点的铁盒子,还是一个能解压能带娃的“出行神器”。这逻辑没毛病,但有点像给一个996的社畜办了张健身卡,然后告诉他要work-life balance。根源问题解决不了,只能给点止痛药。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把比亚迪的OTA说得有点像资本家的糖衣炮弹了。不对,我不是在贬低,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那就是在绝对的性价比面前,所有花里胡哨的功能都是锦上添花。而比亚迪现在做的,是直接把这个“锦”给你做成了金钟罩铁布衫,厚得一塌糊涂。
我昨天晚上点的麻辣烫,老板也给我多加了一勺花生碎,那一瞬间的幸福感,和看到6万9千8的价格差不多。
以前我们总说,自动驾驶的决胜关键不在于特斯拉,而在于中国的老头乐。因为只有最混乱、最不讲理的路况,才能催生出最强大的算法。现在看来,A级家轿市场的决胜关键,也不在于谁的技术更先进,谁的品牌更响亮,而在于谁更豁得出去,谁更像个疯子。
奔驰为什么能卖那么贵?因为它最值钱的是那个三叉星标,是品牌本身带来的玄学光环。买奔驰的人,买的不是车,是一种“我过得很好”的社交信号。这是一种信仰。
但秦PLUS不一样,买它的人,决策逻辑里几乎没有信仰的成分。他的核心需求非常简单粗暴:我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比亚迪也懂,所以它不跟你谈情怀,不跟你聊历史,直接把配置单和价格表摔你脸上。
这种掀桌子式的打法,短期来看,杀伤力巨大,堪称闪电战。它会把所有还在犹豫、还在观望的潜在用户,全部吸纳到自己的阵营里。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极限压缩利润的玩法,其实是在加速整个行业的内卷,让所有人都没得赚。这是一种七伤拳,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所以你会买吗?你可能会。但真正的故事结局往往是,你研究了半天秦PLUS有多香,最后默默打开二手车app,看看开了三年的合资神车还能卖多少钱,然后安慰自己,还是再等等吧。因为在这个荒诞的世界里,最坚固的,往往不是逻辑,而是习惯。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