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如果你关注新发布的电动汽车,可能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很多汽车品牌在介绍自己的新车时,都会特意打开前车盖,展示里面一个过去燃油车没有的东西——前备箱。
从备受瞩目的小米汽车,到新势力里的常客小鹏,都把这个车头底下多出来的储物空间当成了一个重要的宣传亮点。
似乎在今天的电动车市场,没有一个前备箱,就少了几分科技感和先进性。
然而,就在这股风潮越刮越猛的时候,另一些同样有影响力的品牌,比如岚图和理想,却公开表示,他们的新车决定不要这个配置了。
他们选择把这块空间用在别的地方。
这就让很多人感到好奇了,这个前备箱,到底是个实实在在的好东西,还是一个看着新鲜、实际用处不大的摆设?
一个看似不大的设计选择,为什么会在各大车企之间引发这么大的分歧?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现在汽车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不同厂家对于用户到底需要什么的理解和判断。
首先我们得说说,这个前备箱是怎么来的。
道理很简单,电动汽车跟我们熟悉的燃油车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没有了那个巨大又复杂的发动机。
车头一下子就空出了一大块地方。
再加上现在造电动车都流行用一体化的平台,把沉重的电池平铺在车底,这样一来,车头的空间就更完整了。
最开始,像特斯拉这样的先行者就想,这地方空着也是浪费,不如做成一个储物空间吧。
于是,前备箱就诞生了。
一开始,大家觉得这挺新鲜,也挺实用。
比如可以把充电线、洗车工具这些不那么干净的东西放在里面,跟后备箱里的行李、食品分离开,做到干湿分离。
或者放一些不常用但又必须随车携带的物品,非常方便。
慢慢地,国内的汽车厂家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储物功能,更是一个展示自己技术实力的好机会。
一个前备箱做得好不好,大不大,其实很考验车厂的真功夫。
因为车头里虽然没了发动机,但还有电机、电控、空调压缩机、热管理系统等等一大堆复杂的零件。
要把这些东西安排得紧凑、合理,才能尽可能地为前备箱省出地方来。
所以,当有车企宣称自己的前备箱特别大时,他其实在告诉消费者:“看,我们的工程师多厉害,我们的集成化水平有多高。”
于是,一场围绕前备箱的竞争就开始了。
有的比谁的容积更大,从几十升卷到上百升,恨不得能塞进去一个大号行李箱;有的比谁用起来更方便,加上了电动开关,让你能像开后备箱一样优雅地打开它;还有的在设计上下功夫,把箱底做得更平,让你拿放东西的时候不用费劲地先拎起来。
可以说,前备箱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功能配置,演变成了一个品牌展示自己设计能力、工程能力甚至豪华感的一个窗口。
然而,就在大家觉得前备箱快要成为高端电动车标配的时候,一股“反向潮流”出现了。
岚图汽车就讲了一个很能触动中国家庭用户的例子。
他们的一位用户反馈说,有些车的前备箱宣传能放两个行李箱,听起来很棒,可真到全家三代人一起出门的时候,坐在后排的父母,膝盖几乎要顶到前排座椅的靠背上,一路都坐得非常不舒服。
岚图为此专门做了调研,他们发现,在家庭出行的场景里,前备-箱的使用频率其实非常低,不到百分之十。
而在同样的车身尺寸下,超过八成的用户都表示,他们更愿意要一个宽敞的乘坐空间,而不是一个不常用的储物格。
于是,岚图在新车上做出了取舍,他们取消了前备箱,把前机舱里的部件尽可能地往前压缩,硬是给后排乘客争取到了更多的腿部空间。
他们认为,对于家庭用户来说,每天都能感受到的乘坐舒适性,比一年用不了几次的储物功能要重要得多。
理想汽车则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问题。
他们也选择放弃前备箱,目标是为了追求极致的性能。
没有了前备箱这个结构,车头就可以设计得更低、更符合空气动力学,风阻就能降下来。
风阻降低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省电,同样一度电能跑更远的路,续航里程自然就上去了。
这对于缓解很多用户的续航焦虑非常有帮助。
同时,取消前备箱也为安装性能更强大的前驱动系统留出了空间。
理想的逻辑是,现在的消费者很聪明,他们愿意为实实在在能体验到的技术好处,比如更长的续航、更强的动力,去放弃一些并非刚需的配置。
你看,无论是拼命把前备箱做大做好,还是干脆利落地取消它,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背后都指向了同一个核心,那就是“用户需求”。
这也让人想起了前几年关于汽车中控屏和实体按键的争论。
当时,为了追求所谓的科技感,很多新车取消了几乎所有的实体按键,把空调、音量这些功能全都集成到一块大屏幕里。
刚开始看确实很炫酷,但用起来就发现问题了。
开车的时候想调一下空调温度,还得低头在屏幕上划拉半天,不仅麻烦,还分散注意力,影响驾驶安全。
后来,大家慢慢反应过来了,事实证明,在开车时进行盲操作,还是实体按键来得更直接、更安全。
于是我们看到,现在很多新车又开始把一些常用的实体按键加了回来,甚至欧洲的汽车安全评测机构都准备出台新规,要求一些关键功能必须保留物理控制。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任何汽车设计,不管是创新还是回归传统,最终都要经得起实际使用的考验。
回到前备箱的问题上,它到底是好是坏,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关键要看这辆车是为谁设计的,以及买这辆车的人最看重的是什么。
如果你是一个追求新潮的年轻人,或者经常需要携带一些特殊物品,比如运动装备、钓鱼用具,一个独立的前备箱对你来说可能就非常实用。
但如果你买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家出行,那么宽敞舒适的后排空间,可能就比一个额外的储物格要有价值得多。
同样,如果你对车辆的续航和驾驶性能有很高的要求,那么为了更低的风阻和更强的动力而牺牲掉前备箱,也是一个完全合理的选择。
所以说,这场关于前备箱的讨论,其实是一件好事。
它说明我们的汽车市场越来越成熟,车企们不再是盲目地跟风模仿,而是开始真正深入地去思考不同用户的真实需求,并尝试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这种差异化的竞争,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消费者,因为我们能够拥有更多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用车习惯,去找到那辆最适合自己的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