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还是逆袭?10万级运动轿跑新标杆,第三代UNI-V真能打动年轻人吗
01
上周,有个车友在群里发了张照片。
一辆新车,斜着停在小区门口,电动尾翼翘得老高。
评论区炸开了锅,都在问,这是啥骚气操作。
我一看,嗯,是最新的第三代长安UNI-V。
这几年,十万出头想买个像样的‘轿跑’,真不多见。
但说实话,每次遇到朋友在选车,我都纠结。
家用不想太无聊,运动又怕只是噱头,价格还得打到骨折。
反复横跳之后,很多人最后只能买思域、星瑞、MG6 PRO这样的‘熟面孔’。
这次UNI-V来了个价格骚操作,起步9.79万。
直接把我看懵了。
02
表面看,第三代UNI-V很懂年轻人的那点小心思。
鲨鱼鼻前脸,上下分层的进气口,前铲还上了橙色。
路边一停,回头率确实够高。
电动尾翼老玩家了,90码自动升起来,能给270N的下压力。
简单讲,高速跑起来更稳,不飘。
但车尾的收和起,其实挺有仪式感。
门把手我摸了一下,变成了半隐藏,比完全隐藏的方便不少。
风阻做到0.27Cd,也算下了功夫。
2.0T版本搞了19寸暗夜轮毂,橙色卡钳,双边四出排气,气势全开。
但也不全是帅,打开引擎盖,还是那味蓝鲸动力。
1.5T用上了500Bar高压直喷,141kW功率,7速DCT。
官方说一箱油能跑1000公里。
反正我试过,松点油门,真有可能摸到。
2.0T更狠,180kW、400N·m,正常开,8AT变速箱,6秒多破百。
不少开过思域1.5T的朋友换过来,第一脚油下去,表情管理直接失控。
03
有人会说,千万别被这些‘赛道范儿’唬住。
毕竟,10万级轿车,更多人还是偶尔通勤顺路炸个街。
但归根到底,车型配置我还是愿意展开聊聊。
新的悬浮双屏,仪表10.25寸,中控屏14.6寸。
按键精简了,看着顺眼。
天枢OS整个车机系统,语音用上了AI大模型,DeepSeek那套,指令理解上确实聪明不少。
我试了下,连手机互联都覆盖了CarPlay、华为HiCar一众协议。
高配的杜比18喇叭音响、256色氛围灯、主驾通风加热通通给到,摆明要把‘细节拉满’。
方向盘上那颗最骚的‘SUPER RACE 3.0’按钮,按下去,仪表变主题,尾翼升起,排气声浪飙升。
一套流程下来,氛围感比大部分同价位车强。
底盘下放了DTV动态扭矩分配,麋鹿测试能做到78km/h。
L2级智驾统统标配,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全景影像,主流能给的功能一个不少。
04
有一点我得说,这车的表、里、面子都想要。
同级对手里,轴距比思域多15毫米,前排空间不局促。
2.0T参数秒杀思域1.5T,全系尾翼、四出排气,把运动氛围拉到顶。
和星瑞一比,外观更激进,驾驶感受更硬核。
对标MG6 PRO呢,智能座舱和仪式感配置胜出一截。
但也不是十全十美。
我试过一台演示车,物理按键精简有点过。
老妈上手,中控摸两圈,还是喜欢实体旋钮多一点。
另外溜背大美,但后排高个子的头,可能确实会磕。
不过,这就是取舍。
05
讲个身边小故事,我有个同事,原来开普通合资家轿。
每天上班下班,都说‘没啥感觉’。
换UNI-V没多久,突然开始研究赛道模式,搞了个自媒体拍加速。
他说,不是因为车速有多快。
而是每次电动尾翼升起来的瞬间他觉得自己像动画片里主角那样,哪怕只是堵在五环上,也有点儿小帅气。
这其实也是这代UNI-V最懂年轻人的地方。
他们要的不是又大又全,而是‘每天有点乐趣’。
说人话就是,开心了才会爱上开车。
06
最后一句,十万出头,蓝鲸2.0T配8AT,电动尾翼,AI智能座舱,L2级驾驶辅助这些配置。
还真是把运动、实用和科技感玩到了极致。
放两年前,有人跟我吹燃油运动轿跑快要绝迹了。
结果这台第三代UNI-V就像个逆行者,哪怕只是在这个细分市场里闷声爆改一波,也算狠货一枚。
至于是不是10万级新标杆?
我只能说,打破套路那一刻,这车确实干对了不少事。
更多细节欢迎留言跟我一起聊,把实测的坑和优点都扒一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