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车圈又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波澜,那得提提这个零跑D16假想图曝光的事。有人说这是问界M9的平替,一时间各种讨论扑面而来。咱们不妨先琢磨琢磨,啥叫“平替”?平替,就是说有那么一件东西,跟之前那爆款很像,但价格更美丽,性价比拉满,让人心动。这种思路说实在的,并不新鲜,但零跑这次压根不怕大家比,因为他们自己做这行也知道,车市要卷,得卷到肉疼才叫卷。
可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家对这种“平替”感兴趣?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平替”这个概念?你琢磨琢磨,现在动不动一个旗舰SUV标到五六十万,大家都不是傻子,钱哪是大风刮来的?更何况,中国用户历来喜欢大空间、大气场,这就是需求。所以车企看到这个痛点,自然就想,理想、问界有人追,我要是能做出个意思差不多、价格香一半的车,会不会也能火?你看,这思路其实挺直接也挺有生活气息——谁不想花小钱办大事?
咱再看零跑D16曝光图这事,其实就是零跑在像理想、问界这两家老大哥学习。你得承认,理想这“摸着增程过河”的招,开创了个新局面。等零跑一看,好家伙,路子都探好了,我顺着一走,省事又少风险。谁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还不是大家都精着呢。
而且这次零跑也不是摆摆样子,而是真的高举高打。你看新车尺寸,超5.2米,轴距超3.1米,心思写脸上了——我就要做理想L9和问界M9的对手。造型也和问界M9高度相似,什么前脸姿态“挺拔”,D柱接近垂直,明显就是奔着大气端庄去的。你以为这纯粹没创意?其实不是,是在行业里学到了一条普遍真理:有时候消费者就是喜欢“熟悉感”,你弄个太花哨的,他们反而不敢下单。
当然,有人肯定要说,你把外观拉长扩宽,有用吗?内里头真有东西吗?这就看零跑下多大功夫了。据说这回零跑狠下血本,弄了那啥“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旗舰级配置给你全拉满:零重力座椅,前排、二排都能“躺平”;通风、加热、按摩、电动调节啥都齐,还直接标配,省得你挑来选去。
光有这些是不是还不够?对,一台SUV特别是家用旗舰SUV,动力跟舒适性更得过关。这回媒体爆料说零跑考虑直接腾出个2.0T增程器,这有点意思。现在主流车都是1.5T增程,结果有时候一到亏电,动力就“拉闸”了。零跑如果真把2.0T搬上来,起码动力底气得硬不少。你车再重,哪怕全家老小七口一起拉,动力这块也不用细琢磨。
底盘更有意思,什么双叉臂、空气悬挂、后轮转向、CDC减震……这些本来是往高端车上才敢下的料,现在都往D16上怼,还真是想给用户“过什么瘾都随你”。如果真全给你配齐了,按零跑这调性,辆车落地价还能比问界低个十万二十万,消费者真有可能冲一波。
到这,有个更值得琢磨的事——零跑这局到底能不能成?你可别以为跟着老大哥走就是万无一失。中国新能源市场这两年变脸比变天还快,顾客越来越理性。你要是真能用低价格堆出高水准,那固然牛。但咱也得承认,旗舰SUV的圈子,除了堆参数堆配置,品牌力也是硬杠杠。问界M9卖那么好,不只是车好,还砸了无数广告和渠道。理想L9更是早早把“家用旗舰”标签绑死。零跑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平价路线,靠D16一下子提到三十万高价,这个心理落差,不是说上就能上的。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咱们老百姓其实希望市场能卷起来。为啥?你们卷,我就能少花点钱,多享受点好配置。要都是一家独大,那价格你还不得被牵着鼻子走?现在各家车企都想进这个“旗舰SUV”赛道,谁卷得猛,谁就能搅动这潭“死水”。你愿意多给五万买个logo,那是你自己选择;你更看重性价比,零跑D16确实可能是个新机会。
我还想说一件事,创业路上“模仿”不是原罪,关键得有自己的味道。你只会学别人的皮,永远做不出老大。零跑过去靠高性价比、小车基因起家,现在想冲高端,这路怎么走,模仿理想、问界没错,但也得有两把独门绝活。要不然,你刚引得一群“讲究配置又差点预算”的用户靠拢,结果一试用,细节没跟上、体验落下风、售后也拉胯,那这些用户还是会回头投奔理想和问界。
造车这行,本质是场硬仗,卷配置,卷智能,卷价格,还得卷口碑服务。三十多万的价位,车企能给用户的,其实也包括了品牌尊严、售后安心。零跑敢冲,不代表就能稳赢,能不能把自己牌子立起来,能不能让用户花钱不后悔,这才是决胜关键。也许今天是“平替”,但长远看,最好能让自己变成“原版”。
最后,我觉得这场仗其实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是好事。过去豪车遥不可及,现在品牌相互厮杀,你能用更实在的价钱买到更高级的体验。零跑能不能翻身,一看产品诚意,二看后续服务,三还得看有没有点让人记住的小创新。所以在我看来,这场“问界M9平替”的讨论,背后映射出的是整个行业洗牌的大趋势。你敢卷、你敢变,用户就敢给你机会;你要是自恋、吃老本,那很快也就会被群狼淘汰。
你觉得,豪华SUV到底值多少钱?你会愿意为哪个配置买单,又为哪个细节去吐槽?或者说,除了个招牌logo,你更看重实际体验,还是虚荣的面子?这些,才是市场最终的答案。你可以追捧理想L9,也可以信任零跑D16,就是别让自己的选择受套路和噱头绑架,多看多试多问,毕竟现在选择多,“智商税”没那么好收了。只有这样,市场才会真的倒逼所有车企,把真正的好处和实惠带到咱们每个买车的人手上。
也许,再过两年,“平替”都成了原版,那才是消费者真正的春天。谁笑到最后,咱不下结论,就等市场检验。你说呢?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