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岩石与泥沙环抱的无人荒漠里,只有风吹动铁皮的声音。一辆满身尘土的新一代Montero停在坡顶,头灯投下的光线在碎石间斑斑点点。车轮刚刚碾过一段碎石斜坡,轮胎侧壁的泥浆还没来得及干,弥散着一股热胀冷缩后的橡胶味道。车倒影嵌入地表——这是一种让人忍不住用手摸一摸的铁质安全感。
可要是你坐在驾驶席,戴着厚重的战术手套,在黑夜里寻找分动箱挡杆的触感时,大概会和我一样,想起一个不太体面的念头:“2026年了,还要靠这玩意儿开路,这算不算汽车工业的逆流?”
说到底,当三菱把新Montero交出来时,貌似也想让每个开它的人重新思考——在智能化、电动化喧嚣大潮里,一台“硬汉”SUV还能翻出多少新花样?这坚固的外壳里到底埋了多少旧时代和新世界的矛盾?
回过头看数据,事情变得有趣起来。Montero作为三菱越野家族的最后图腾,八十年代起就以坚牢可靠著称。2026款,显然不是简单复读上一代的剧本。新车跟Triton皮卡用同一平台,一块“梯形车架”被硬生生地拗出20%的抗扭加成——厂家话术里,这能应付“连续八小时极限攀爬车身都不变形”。车架纵梁还搞了个变截面设计,一下子瘦了27公斤。工程师们估计会拿这些数字自豪地和媳妇儿炫耀一晚上,可对于普通驾驶者来说,用场景来说话更容易懂——比前代轻了小半箱汽油的重量,还更抗造。要说高刚性底盘战胜物理定律,我只能小声嘀咕:多练半年瑜伽也许同样有效。
悬挂被换成前双叉臂+后三连杆,公路行驶说是提升了15%的操控性。当然,厂家给的百分比向来是玄学,不上赛道试一圈根本分不清。但无论如何,你放心冲进沟壑,底盘依然硬得像王麻子的切菜板。
话题说回颜值,Montero没有冒傻气地追波普风潮,依然端着家族的Dynamic Shield前脸。蜂窝格栅,LED灯带,加上“X”型保险杠护板——第一眼看,像是欧洲刚下夜班的码头工人,剃了个铁头,眉宇间全是狠劲。离地间隙拉到235毫米,接近/离去角38°/25°,涉水深度700毫米,这些参数在铁皮子里写满一句人话——“我真能下烂路。”当然,20英寸大轮毂配265/60R18全地形胎,要是换成全时四驱轿车,你会觉得造价相亲也许都能用得上。
动力部门倒像一桌多国菜。环保法规一刀切下来,柴油+汽油+插混三条腿走路。柴油2.4T“高低功”都比隔壁大排档的烧烤摊上火力足,高功版204马力/470牛·米,说能干掉百公里油耗到7.2L(WLTP)。有人会问:“油价涨成这样了,有这么省油的越野车?”信,且留一半。
汽油2.4L NA发动机,实测更像是东南亚和非洲治安队的老朋友,马力和扭矩姿态平和,最适合水土不服的地方喝热水。插混PHEV则一头扎进新科技的锅里,380匹马力,充电30分钟能到80%,综合油耗压到4.8L。听起来很环保,实际上电池涨了180公斤,暂且把底盘负重留给耐久测试。
有趣的是,不管你怎么选动力,都送一套Super Select 4WD-II四驱系统,加机械差速锁。这算买鞋顺便配了跑步袜?只不过,“多地形管理系统”会根据沙、泥、岩石自动调节油门和扭矩,六种场景切换,连老司机也省心不少。至于系统里那些玄学调校,市区开大概看不到什么区别,冲野山时倒能体会到工程师的良苦用心——或者恶趣味。
智能化方面不紧不慢,Montero选择放弃“全智能无物理按钮”的潮流。数字仪表盘+悬浮式中控大屏+副驾海拔气压显示的小仪表,数字化和“硬控”共存。12.3英寸那块液晶仪表凑热闹,旁边13寸中控屏搞事情。好处是能支持无线CarPlay和App分享越野路线,坏处是越野路上一抖,太智能反倒成了摆设。最有意思还是老一套的物理挡杆、机械手刹,阻尼感调到你戴战术手套依然能下意识找到,仿佛“硬核越野”的精神角落还舍不得让位给无感知的电子旋钮。
顶配车型给了“透视底盘”,不过通过摄像头直播底盘下的世界,有点像盲人摸象,只是把象变成了石头。
回头看挑战,Montero三重考题摆在那。插混比同配置柴油贵出22%,电池拖重180公斤,悬挂扛不扛得住得看老天心情。L2级驾驶辅助公路上很省心,但大坡一来或者泥泞一打滑,车道识别率掉成60%,多半还得靠你自己。人机协作,在这个场景最容易暴露智能系统的羞涩。更现实的是,北美与欧洲市场上,三菱“铁汉”的存在感,还真没丰田和JEEP那样盛气凌人——老实说,很多门外汉都记不清Montero和Pajero到底哪个是哪个。
但新一代Montero,依然是个好故事——动力多元化,机械可靠性,智能化的试探,仿佛一部教科书,供那些想在内燃机时代后半程混点分数的厂家参考。表面看是参数和技术的较量,骨子里是“硬派情怀”能否与未来科技和平共处的自我和解。拿着硬汉剧本,却被迫学习新世代的“小聪明”,Montero多少像个中年壮汉学着玩短视频——偶尔尴尬,但活下去比体面更重要。
开到这一步,Montero依然选择“既做穿越的铁骑,也做数字化的样板”。我并不想为它下个盖棺定论,但在这个新能源与传统机械同台竞技的十字路口,Montero会是过客,还是某个永不落幕的配角?如果这世界终究要二选一——极端机械的纯粹可靠,还是智能化的表面便捷——你会怎么选?
或者等到无人区里手机没信号,高技术失灵时,能精准握住机械手刹的那只粗手,还会不会多一分踏实?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