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晚,小米YU7的发布会在雷军“不公布售价”的悬念中落幕。这款定位“豪华高性能SUV”的新车,以835公里续航、3.23秒零百加速、全系激光雷达的配置剑指特斯拉Model Y,却将价格谜底留到7月揭晓。这一策略不仅吊足市场胃口,更将小米推入30万级SUV市场的风暴眼。
从产品力看,小米YU7的硬件参数堪称“堆料狂魔”。全系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标配激光雷达和700TOPS算力芯片,搭配Max版690马力双电机,性能直接碾压Model Y四驱版。车身尺寸上,4999mm车长与3000mm轴距打造出“大五座”空间,比特斯拉Model Y轴距多出110mm,后排腿部空间实测优势明显。内饰取消传统仪表盘,采用三块Mini LED天际屏的全景投影技术,将科技感与实用性结合。这些配置让业内人士普遍认为,YU7的定价基准线必然高于小米SU7的21.59万元起售价,SUV车型通常比同平台轿车贵2-3万元已成行业规律。
竞品锚定与成本博弈成为定价关键。特斯拉Model Y焕新版当前售价26.35万-31.35万元,而小米YU7标准版96.3kWh磷酸铁锂电池、835km续航的配置,硬件成本已超18万元。参考SU7毛利率17.1%推算,YU7理论起售价需达22.7万元才能维持同等利润,但市场溢价空间迫使小米必须权衡品牌升级与性价比标签。多位分析师预测,标准版或定在24.8万-25.99万元,较Model Y后驱版低1.5万元左右,既延续“比竞品便宜3万”的传统策略,又避免陷入20万级混动SUV的缠斗。
小米YU7Pro版和Max版瞄准30万+市场,搭载双腔空悬、101.7kWh三元锂电池等配置,售价可能触及29.99万-34.99万元区间。这种“低配走量、高配树标”的策略,既能承接SU7积累的高端用户,又可试探国产纯电SUV价格天花板。但北京工厂30万辆的年产能需同时满足SU7和YU7需求,二期工厂6月投产前的空窗期,可能导致上市即爆单的交付危机。
市场反应呈现两极分化。参数党力挺YU7的835km续航值5万元溢价,吐槽派则质疑“没有半隐藏门把手”“强光下天际屏可视性”。更微妙的是,30万级消费者往往更看重品牌积淀,这对年轻的小米汽车构成无形压力。正如极氪7X、智界R7等竞品未能撼动Model Y地位,YU7能否复制SU7的成功,既取决于7月公布的“惊喜价”,更考验用户对“科技平权”理念的认同。
雷军的留价战术看似冒险,实则暗藏深意。延后两月公布售价,既可观察Model Y焕新版动向灵活调价,又能利用SU7的交付爬坡期测试市场热度。若最终定价击穿25万元心理防线,这场始于性能参数的对决,或将演变为高端SUV市场的重新洗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