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你一定也听说过——朋友买了一辆崭新的电车,满心期待省油费省到“回本”,结果几年过去,发现省下的钱连车价差都填不上。这到底怎么回事呢?今天咱们来聊聊,低里程车主买电车,究竟划不划算。
先说说低里程车主的典型场景吧,像小王一样,一年最多开四五千公里。平时就上下班、偶尔跑跑亲友聚会,感觉电车省油费肯定特值。但一笔算账下来,这事儿真有点玄乎。同级别电车普遍比油车贵两万,假设你买了一辆12万的油车,它的“电兄弟”起步价就得14万,这两万元购车差价能不能省回来,我给你捋捋。
先看每公里的使用成本,电车嘛,普遍电费不到1毛,油车动辄6毛。乍一听确实便宜,开5000公里,电车的电费约500元,油车的油费3000元,听着电车一年能省2500元,感觉还挺得劲?慢着,这账细化了可就不一样了。保险是被很多人忽略的重要因素,电车保险每年比油车贵1000块,冲这一条,实际一年下来,电车也就比油车便宜了个1500元,购车那两万的差价,得开个十几年才回本。
有人会说,“行,我不算保险就看油费和电费不明白嘛?”,再算算三年贬值,电车又输了一局。同样是三年后转手,12万买入的油车还能卖7.2万,而花14万买的电车基本上就剩个7.3万,油车亏了4.8万,电车却亏了整整6.7万!这贬值速度,甭管你算什么成本,每年的省下来的油费都没法填补贬值坑。
小王的故事就挺典型。他图新鲜,三年前买了电车,每年就开个几千公里,却忽略了电池长期闲置的影响。电池不常用,老化速度可能反倒会加快,再加上电车三年后的技术迭代,二手车市场对老旧电车可没那么买账。这让小王不光亏了硬币,还多了心理落差。
又聊到保养费,电车一年保养确实便宜得能省下个两三百块钱,但这点儿省出来的钱,站在购车差价和贬值面前,真就是挺可怜的。如果你开得少,电车的养车便宜没啥发挥空间。
还有一点被忽略的便利性,别看电车宣传里充电“方便快捷”,可一到过年、假期这个节奏,充电桩前排队简直能让人崩溃。油车这块儿就不用操心,加油站遍地都是,摔转个弯5分钟随便加满。而且啥油是现金流,可以说越低里程,用油车越省心。
当然别误会,我不是说电车统统都不好。如果你有家充条件,一年能开上万公里,电车的优势就特别明显。比如一年跑1.3万公里,这时油车的油费差不多快到8千了,电车的电费才1千出头,三年下来省下的油费,可能能把购车差价填平。但问题就在于,开得少真的不一定划算。
买车,最忌讳的就是一味追潮流。车到底适不适合自己,还是得看个人的实际场景。低里程用户,更看重代步工具的省钱、保值和耐用;高里程用户才更容易吃到电车的甜头。这就是买车的最重要逻辑。
所以呀,如果你跟小王一样,一年也就开车三五千公里,下次有人在你耳边吹电车省钱,不妨笑笑说:“叔我这点儿里程,还是油车实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