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一架无需跑道就能垂直起降的电动飞机引发围观。参展商现场揭秘:“未来从市中心到机场,打‘飞的’每公里只要3—4元,和出租车一个价。最简易的起降场,可能就是你家楼顶!”
01 全球竞速:从日本百架机队到中国量产交付
日本率先按下商业化启动键:
ANA控股与Joby航空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在2025年10月大阪世博会期间公开展示载人飞行,2027年东京正式推出超100架电动空中出租车服务。这些5座eVTOL时速达320公里,噪音仅如轻声对话,15分钟即可完成东京市区至成田机场的通行(地面需1小时)。
丰田注资9亿美元支持基础设施,包括建造垂直起降场(Vertiport)和飞行员培训体系。
中国企业已进入量产赛道:
亿航智能EH216-S(239万元/架)成为全球首个获适航认证的无人驾驶载人eVTOL,2023年12月起交付客户;
广汽GOVE飞行汽车定价不超过168万元,2025年启动适航认证,计划年底在粤港澳建立运营区;
时的科技E20目标价800万元,零重力ZG-ONE远期价格可降至160万元,瞄准2026年投入市场。
02 亲民票价背后的三重革命
技术突破压成本:
固态电池将航时提升90%,如亿航EH216-S续航从30公里延至48分钟,25分钟快充技术普及;
低转速五叶桨(600转/分)控制噪音至65分贝以下,免除城市噪音污染担忧。
规模化运营摊薄单价:
韩国测试表明:仁川机场至市区航线,初期票价约725港元,2035年普及后骤降至130港元(约合人民币120元);
分析师测算,当单机日飞行班次超20趟时,每公里成本可压缩至出租车水平。
政策与基建红利:
中国民航局加速适航认证,广汽、峰飞等企业获“适航审定绿色通道”;
日本将eVTOL纳入《交通基本计划》,允许在高楼、商场屋顶设微型起降点。
03 颠覆性体验:装行李的“空中包厢”
新一代飞行器兼顾实用与舒适:
Joby S4可容纳1名飞行员+4名乘客,行李舱装载6个20寸登机箱,满足家庭出游需求;
广汽GOVY AirCab配置全景玻璃座舱、5G互联系统,乘客用语音即可调节环境;
碳纤维复合材料减重30%,多重冗余设计保障动力失效时安全着陆。
04 万亿美元蓝海与挑战
市场爆发在即:
研究机构DataM预测,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8615万美元跃升至2032年102.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6.3%;
应用场景从机场接驳拓展至旅游观光(如广汽GOVE)、应急医疗、军事物流。
隐忧仍存:
法规滞后:日本需针对地震频发修订适航标准,中国尚未明确空域开放细则;
能源瓶颈:全电动机型依赖电网扩容,一座中型Vertiport日耗电量堪比小型社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