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最热闹的事,莫过于成都车展上冒出来的一款叫“尚界H5”的新车了。
这款车可以说是刚一亮相就成了全场的焦点,人气特别高。
这也不奇怪,毕竟在车展前几天,它刚公布预售价,16.98万元起步,结果一个小时就收到了两万五千多台的订单,一天还没过完,订单数就冲破了五万台。
在现在这个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到白热化的阶段,一款全新的车型能有这样的成绩,确实让很多人感到惊讶和好奇。
大家都在问,这车到底有什么魔力?
为什么那么多消费者愿意为它买单?
其实,要弄明白这件事,我们得从华为的余承东和上汽集团的贾健旭这两位大人物的一场对话聊起,从他们的交流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尚界H5能够一炮而红的几个关键原因。
首先,尚界的成功不是偶然,更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一个酝酿了很久的战略合作。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华为和上汽的这个合作,源头可以追溯到2019年。
那个时候,新能源汽车虽然已经开始发展,但远没有今天这么普及,“智能汽车”这个概念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还比较模糊。
可当时上汽的贾健旭就表现出了非常长远的眼光,他很早就看好华为的鸿蒙智能生态系统。
他认为,未来的汽车肯定不只是一个交通工具,它会变成一个和我们的手机、家电都能连接起来的智能中心,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一个强大的操作系统作为基础。
在中国,华为的鸿蒙系统无疑是最有潜力的。
所以,从一开始,上汽看中的就不仅仅是华为的某个技术,而是它背后整个的生态能力。
这就为后来的合作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这就像是盖房子,地基打得牢不牢,决定了这栋楼能盖多高。
华为拥有顶尖的智能化技术和生态系统,而上汽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领头羊,拥有最顶级的制造工艺、质量控制和供应链管理能力。
这两家巨头走到一起,一个出“大脑”,一个出“身体”,强强联合,这本身就决定了尚界这个品牌的起点会非常高。
其次,光有好的想法还不够,关键在于执行的决心和投入的力度。
时间到了2024年,贾健旭正式担任上汽集团总裁后,立刻就把推动和华为的合作当成了头等大事。
但这个时候,华为的汽车业务已经非常繁忙了,前面已经有了问界、智界等好几个合作品牌,用余承东的话说,当时确实是资源紧张,人手都不够用了。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是一般的合作,可能就暂时搁置了。
但贾健旭没有放弃,他非常执着地找余承东沟通,想尽办法推动合作,最终才促成了尚界这个第五个“界”的诞生。
这份坚持的背后,是上汽集团对于这次合作的极度重视和破釜沉舟的决心。
这种决心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上。
上汽专门为尚界项目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团队,初期规模就接近三千人,而且还在不断扩大。
所有最好的资源都向这个项目倾斜,贾健旭本人也亲自参与其中。
这种“ALL IN”的态度,给整个项目团队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动力。
当一个像上汽这样的行业巨头,决定不计成本、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它所能调动的资源和爆发出的能量是非常惊人的。
再来说说产品本身,这是决定消费者最终是否买单的核心。
两大巨头合作,最怕的就是因为企业文化不同而产生内耗。
华为是一家科技公司,非常强调用户体验,追求让消费者“一眼就爱上”的惊艳感。
而上汽是一家底蕴深厚的制造企业,有着严谨的工程师文化,更注重产品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工艺的精湛。
这两种文化在尚界H5的研发过程中,确实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比如,在车辆外观设计的第一次评审会上,上汽团队准备的方案就被余承东直接否定了。
余承东的要求非常高,他希望这款车既要有非常时尚、优雅的外观,能够体现上海这座国际都市的审美,又要实现极低的风阻系数,从而降低能耗。
这在设计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漂亮的设计和功能性有时候是相互矛盾的。
但正是这种高标准的要求,激发了上汽工程师团队的潜力。
他们重新思考,调整方案,最终拿出的尚界H5,确实做到了美学和实用性的平衡。
很多在车展上看到实车的观众都说,这车比照片上还好看,设计得很大气,不张扬但很高级。
同时,它的能耗数据也证明了设计的成功,增程版百公里油耗低至4.44升,纯电版百公里电耗也只有13.4度,这在同级别的SUV里都是非常出色的水平。
除了外观,在内部空间和舒适性上,这种融合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尚界H5的车身尺寸控制得很好,但通过巧妙的设计,实现了2840毫米的超长轴距和非常大的车内空间,特别是后排,地板是纯平的,坐三个成年人也一点不挤。
座椅的设计也下了很大功夫,用料扎实,乘坐感受非常柔软舒适。
可以说,尚界H5之所以能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正是因为它在研发过程中,始终把“做出消费者喜欢的伟大产品”作为唯一目标,成功地将华为的消费者洞察和上汽的工程实力结合在了一起。
最后一点,尚界虽然是一个新品牌,但它并不是从零开始的“新手”。
它站在了华为和上汽这两个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
上汽拿出了自己最核心的制造平台和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了车辆的硬件基础绝对过硬。
而更关键的是,华为把之前运营其他几个合作品牌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尚界。
这意味着尚界从项目启动开始,就避开了很多新品牌必然会遇到的坑。
比如,怎么和用户沟通、怎么建设销售网络、怎么优化智能驾驶系统的体验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才能摸索出来的经验。
尚界直接继承了这些经验,让它在产品定义、市场策略上少走了很多弯路,根基也因此更加稳固。
综合来看,尚界的火爆并非偶然,它是顶层战略、巨大投入、文化融合和经验传承这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用最顶尖的智能化配置,加上一个极具竞争力的价格,精准地切入了市场需求最旺盛的区间,给同价位的其他车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