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无意指点江山,而是这么多年也写了不少车辆事故图,最大的感触就是“安全”二字,很多人为了一个配置争得是面红耳赤,个人认为不全是坏事,嫌货才是卖货人,譬如这次第三排座椅之争,这不就促成了奇瑞的改进,这是舒适性层面的争论,即使这一点被一些人利用上,至少有促进作用,这就是好事。(文字部分未经本人许可,不得擅自转载)
而一些动力、配置层面的争论,那真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完全就是基于自身需求而定。
但有一点,安全谁更用心,那才是重中之重,奇瑞早在2005年就开启整车轻量化的探索测试(当时是瑞虎NCV,也就是现在大家熟知的瑞虎3),而这一探索经历了至少十年的漫长里程。
从A3、风云2开始,奇瑞的车型结构开始崭露头角,这在当时形成了一道“奇观”,别人的事故车,车主都是愁容满面,只有奇瑞车主活蹦乱跳的下车拍照,就跟现在的网红似的,生怕别人不知道。
之所以选揽月,就是前两年鹅毛那一台揽月以时速144公里撞击一天白色轿车的事故,揽月驾乘人员没事(蹭颇皮流点血是没跑的事),轿车被干的稀碎,切记生命只有一次机会,跟配置比,安全才是重中之重,当然又安全又有配置,这多爽?小众不要紧,跟命比起来,一文不值!
这从一个侧面其实就是说明了在当时众多车主对于安全的认可,由此奇瑞后续车型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轻量化也正式加速,当然这需要成百上千次的安全碰撞来寻求最优结构,也由此出现了专门针对25%偏置碰的前双溃缩盒和创传递路径设计。
现在更好了,甚至连门槛这部分都不放过,和风云T9上的结构相比,风云T11的门槛结构设计更上一层楼,这些昨晚限于篇幅,都没涉及,个人感觉这些肉卖饭的设计才是重点关注的焦点。
别被一些有心人给带偏了,天天盯着一些花里胡哨的配置层面,配置当然需要,不然奇瑞也不会重点介绍,但是奇瑞花费更多篇幅介绍的其实是安全结构层面,结构才是一台车的灵魂所在,毕竟你开车所要考虑的是全家人的安全,出游在外,带着一家老小,重点不就是家人的安危?
我个人的购车理念,就是注重配置的情况下,更注重安全层面,宁愿等,也不急于换车,除非我想要的车出现,当然这其中也包括配置层面,譬如我选的是六座顶配,那就必须等到自认为可以下手的产品出现,自我主导,而不是被广告主导。
说什么没精力研究?这个确实,没事,我这等闲人不就是专门收集信息的嘛,把昨晚和朋友分享的截图整合了一些,一次看个爽,各位看官自己琢磨,对吧!看图配文字,总能心中了然了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