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新车现“测试车”痕迹 高管致歉:静电贴改良杜绝隐患

9月5日,小米YU7车主王先生在夜间行车时,意外发现前挡风玻璃右上角有"测试车"字样的隐性痕迹。经核实,该痕迹系工厂静态评审环节使用的静电贴残留,引发消费者对新车性质的质疑。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于9月7日公开致歉,并宣布已对静电贴进行技术改良。

静电贴留痕引信任危机

事件源于车主夜间被远光灯照射时的偶然发现,部分车主检查后发现后挡风玻璃同样存在类似痕迹。尽管官方解释为静态评审流程的"副产品",但消费者仍担忧买到测试车或翻新车。数据显示,此次事件涉及至少两位车主,其中一位行驶里程已达1000公里,更引发对"新车完整性"的讨论。

官方快速响应化解争议

小米汽车通过"双高管回应"机制迅速应对:李肖爽详细说明静电贴使用场景及留痕原因,强调所有交付车辆均为全新下线产品;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补充解释静态评审仅涉及外观与功能检查,不涉及路试。针对车主疑虑,官方提供10000积分补偿(价值1000元),并承诺后续车辆改用不留痕材质的静电贴。

行业视角:品控细节折射服务理念

汽车行业专家指出,新车下线抽检是行业惯例,但静电贴残留问题暴露出交付流程的"最后一公里"漏洞。有质检人员透露,传统车企通常在交付前增加"清洁度检查"环节,小米作为新势力品牌需在品控流程上进一步向成熟车企靠拢。值得肯定的是,小米通过社交媒体透明沟通的方式,避免了事件进一步发酵。

此次事件最终以技术改良和用户补偿收尾,但给新势力车企敲响警钟:在智能化、电动化竞争之外,交车环节的细节把控同样影响品牌口碑。正如网友所言:"用户要的不是完美无瑕的产品,而是车企对细节的敬畏之心。"随着小米YU7交付量突破万台,如何在规模化生产中保持品控一致性,将成为其能否持续领跑市场的关键。

小米YU7新车现“测试车”痕迹 高管致歉:静电贴改良杜绝隐患-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