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发布天枢智能,安全回家新选择,点亮万家灯火

现在咱们老百姓买车,真是有点眼花缭乱。

走进任何一家4S店,销售都会热情地给你介绍,这车有超大屏幕,能语音控制,还能自己停车,感觉就像买了个高科技玩具。

可问题也跟着来了,这些车是越来越聪明,功能越来越花哨,但它真的就越来越安全了吗?

我们天天在新闻里听到各种“智能驾驶”、“领航辅助”的新词,感觉未来科幻电影里的场景马上就要实现了,但心里总会犯嘀咕,万一这个聪明的“铁疙瘩”哪天系统出个小差错,反应慢了半拍,那坐在里面的我们,不就成了高科技的试验品了吗?

长安发布天枢智能,安全回家新选择,点亮万家灯火-有驾

这个疑问,恐怕是很多人心里都有的一根刺。

就在大家对智能汽车的安全性既期待又担忧的时候,咱们国家的汽车老牌劲旅,长安汽车,站了出来。

在最近举办的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长安汽车搞了一场大活动,正式发布了他们全新的智能化品牌,叫“天枢智能”。

这场发布会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他们展示了多少酷炫的功能,而是长安汽车的董事长朱华荣上台后,掷地有声地说的一句话:“我们搞智能化,就干三件事:安全、安全、还是安全!”这话说得斩钉截铁,在整个行业都在拼命给汽车增加新功能、恨不得把车造成一个移动电影院的时候,长安这一嗓子,可以说直接喊到了大家的心坎里。

咱们得先弄明白,为什么长安要这么强调“安全”。

现在的汽车市场,尤其是在智能化这个赛道上,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简直就是一场“军备竞赛”。

你家车有三个雷达,我家就得装五个;你家能自动变道,我家就得能自动上下高速匝道。

为了能抢先一步占领市场,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很多车企都选择把一些还没完全成熟的智能化功能,急匆匆地装到新车上。

这就像一个厨师,光顾着给菜品做各种漂亮的雕花摆盘,却忘了最根本的一点——菜得好吃,而且吃了得安全,不能闹肚子。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把潜在的风险转嫁给了每一个开车、坐车,甚至是走在路上的普通人。

当然,也有一些企业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听起来特别高级的口号,叫“安全是最大的豪华”。

这话听着没毛病,也很好听,把安全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但长安显然觉得,这还远远不够。

为什么呢?

长安发布天枢智能,安全回家新选择,点亮万家灯火-有驾

因为“豪华”这个词,对于一辆车来说,它本身就不是必需品。

你可以买一辆很豪华的车,也可以买一辆很朴素的车,都能把你从A点送到B点。

但安全不一样,安全是一辆车存在的基础,是那个最前面的“1”,后面你所有的豪华、舒适、动力、智能,都是跟在后面的“0”。

如果没有了前面那个“1”,后面有多少个“0”都等于零。

所以,长安这次的态度很明确,安全不是一个可以选配的“豪华”项,而是造车的地基,是所有一切的出发点和绝对不能触碰的底线。

他们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也很实在,也很温暖,就是要通过技术,把“安全回家”这四个字,真正写进千家万户的夜晚灯火里。

那么,光喊口号肯定不行,长安到底拿出了什么真东西来支撑自己的这个承诺呢?

他们搭建了一套核心技术平台,名字很有中国特色,叫“眼明-脑灵-腿快”。

这三个词特别形象,咱们可以一个个拆开来看。

首先说“眼明”,就是让车子的眼睛看得更清楚、更远、也更能看懂路上的情况。

这可比咱们人眼厉害多了。

比如,长安自己研发了一套叫“端到端交互式领航辅助”的系统。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打个比方,传统的智能驾驶,就像一个刚拿到驾照的新手,严格按照驾校教的规则开车,一条条地对,遇到突发情况就容易手忙脚乱。

而长安这个新系统,更像一个开了几十年车的老司机,他不仅能看到前面的车,还能根据前面那辆车的动态,预判他是不是要突然变道,能根据路边行人的一个微小动作,判断他会不会突然冲到马路中间。

长安发布天枢智能,安全回家新选择,点亮万家灯火-有驾

它能“读懂”整个交通环境里的“气氛”,做到提前防范。

举一个咱们开车时最头疼的场景:晚上开车,对面来了一辆车,一直开着远光灯,晃得你眼前白花花一片,什么都看不清。

就在这个时候,路边突然窜出来一个行人,这种情况简直是致命的。

人眼在这种强光干扰下,反应速度会大大降低。

但是,“天枢智能”有一项叫“黑夜逆光AEB”的技术,它能像戴了副特殊眼镜一样,穿透刺眼的眩光,清清楚楚地看到那个行人,并且能在你大脑还没反应过来之前,提前足足两秒钟就把车稳稳刹停。

还有在高速上,有时候前车突然变道开走了,你眼前一下子空了,这时候如果速度太快,车子可能会有点发飘,心里会发慌。

长安的技术能在0.1秒之内,迅速调整方向和动力,就算是在120公里的时速下,车身也像磐石一样稳定。

这些技术,已经不是被动地等你出事了再来保护你,而是主动出击,在危险还没发生的时候就把它化解掉了。

再来说“脑灵”,指的是那个聪明的车内空间。

长安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人跟车关系的厂家之一,他们一直在琢磨,怎么让车更懂人、更会照顾人。

所以,“天枢座舱”不只是一个能放歌、能开空调的机器,它更像一个移动的、健康的、安全的“家”。

它能通过各种传感器,感知到你是不是累了、情绪怎么样,然后主动调节车里的灯光、音乐和温度,让你始终处在一个最舒服、最安全的状态。

它就像一个贴心的管家,在你身边默默地守护着你。

最后是“腿快”,这说的是底盘的本事。

光看得清、想得明白还不够,真到了关键时刻,车子得能躲得开危险、站得住脚跟。

长安发布天枢智能,安全回家新选择,点亮万家灯火-有驾

长安为此打造了“识险、避险、脱险”这三大能力。

所谓“识险”,就是提前发现潜在的危险。

比如,他们行业里第一个搞出了轮胎全状态监控,不光是告诉你胎压够不够,还能告诉你轮胎现在是不是健康,有没有磨损到危险的程度。

还有电动车最让人担心的电池安全,如果不小心磕到底盘,电池内部可能出现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损伤,存在起火风险。

长安开发了一种像给电池做“B超”一样的技术,能精准地检测到25毫米那么小的内部损伤,提前给你预警。

“避险”,就是在危险来临时能稳住。

比如下雨天路滑,车轮一不小心就打滑失控了。

长安的技术能让打滑的幅度减少超过60%。

更厉害的是那个“主动横风稳定系统”,你在高速上开车,尤其是在桥上,突然来一阵大横风,车子会猛地晃一下,非常吓人。

长安的技术能做到,即使遇到十级大风,在120公里的时速下,车身的偏移也只有0.4米,这个数据在行业里是顶尖的。

最后是“脱险”,就是万一真的发生了最坏的情况,怎么保住性命。

最可怕的莫过于高速上爆胎。

长安的新技术能做到,就算是在时速225公里的极限速度下发生爆胎,车子依然能保持稳定可控,不会立刻失控打转或者翻车,给了驾驶员宝贵的反应时间。

从这些实实在在的技术细节里,我们能看到,长安这次是动了真格的,要把“安全”这两个字,深深地刻在自己的骨子里。

作为一个有着41年造车历史的“国家队”选手,长安的这一举动,不仅仅是发布一个新品牌那么简单,它更像是在向整个行业宣告一种价值观:在智能化的浪潮中,我们不能迷失方向,不能为了追求表面的酷炫而忘记了汽车的根本使命——安全地把人送到目的地。

他们投入了2.4万人的庞大研发团队,在全球多地协同工作,这背后是巨大的决心和投入。

他们不仅着眼于当下的汽车,还规划到了2028年的机器人,甚至是更遥远的飞行汽车。

但无论未来多么科幻,那个被董事长重复了三遍的词——“安全”,将永远是这一切的基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