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谁要是跟我说电车好,我肯定翻个白眼,心里暗想:"不就是个政策催生的半成品吗?安静得像鬼,智能得像个智障,充电还得排队,买它图啥?"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油车的老司机,我对电车的偏见根深蒂固,总觉得那玩意儿就是给环保主义者自我感动的玩具,根本不适合真正开车的人。
直到上个月,朋友硬塞给我一辆电车试驾,说是让我"开开眼界"。我本来想拒绝,但架不住他软磨硬泡,结果这一开,直接给我整破防了——原来小丑竟是我自己!
"这玩意儿居然这么好开?"
开油车的时候,我像个伺候大爷的司机:起步得轻踩油门,不然顿挫得让人想骂街;堵车时刹车踩得脚抽筋,生怕追尾;超车还得提前降档,发动机吼得跟要散架似的。但电车完全不一样,踩电门就走,松电门就停,丝滑得像德芙巧克力。尤其是那个动能回收,根本不用频繁踩刹车,车速自己就往下掉,堵车时简直救命。
以前觉得"人车合一"是性能车的专属,没想到电车轻松做到了。开久了再回去开油车,就像从智能手机换回诺基亚——不是不能用,但总觉得哪儿哪儿都不顺手。
"安静得不像在开车,而是在开飞船"
很多人迷恋发动机的声浪,觉得没点轰鸣声就没灵魂。但说实话,除非你开的是V8大排量,普通家用车那点发动机噪音,根本不是什么"激情",纯粹就是烦人的嗡嗡声。电车一开,世界瞬间安静了,音乐不用开很大声就能听清楚,打电话也不用扯着嗓子喊。
更绝的是,电车因为电池在底盘,重心低得像贴地飞行,高速上稳得一批。以前开我那辆老油车,速度一上80码,风噪胎噪混着发动机声,吵得脑仁疼。现在开电车,100码车内还能轻声聊天,老婆再也不用担心我开车路怒了。
"充电?根本不是问题!"
以前最怕听人说"电车续航焦虑",脑子里自动浮现出荒郊野岭找充电桩的悲惨画面。可实际用下来才发现,充电桩比加油站还多——商场、小区、公司楼下遍地都是,甚至吃个饭的功夫就能充个80%。快充半小时,续航增加两三百公里,完全够用。
而且,现在的电车续航早就不是五年前的水平了。我开的这辆,标称500公里,实际能跑个400多,日常通勤一周充一次电绰绰有余。真要跑长途,服务区快充站也普及了,上个厕所、买杯咖啡的时间,电量就能回血一大截。
"智能配置?真不是花里胡哨!"
以前觉得自动驾驶、变道辅助这些功能都是厂家拿来忽悠小白的智商税,直到有一次晚上开车,系统突然提醒右后方有车快速接近,我才发现后视镜盲区里真藏着一辆没开车灯的摩托。那一刻,我默默收回了对"智能驾驶"的所有嘲讽。
还有自动跟车、车道保持,高速上开长途再也不用全程紧绷神经,系统能帮你稳稳跟着前车,甚至自动调整车速。虽然不能完全放手让它开,但至少能大幅降低疲劳感。
"省下的油钱,真能买排骨吃"
以前加油,每次看着油价涨到8块多,心都在滴血。现在充电,家充桩一度电才几毛钱,充满一次成本不到30块,跑同样的里程,油车得花200多。一年下来,光油钱就能省个大几千,够换部新手机了。
保养也更简单,电车没有发动机、变速箱这些复杂部件,不用换机油、机滤,省心又省钱。4S店销售再也没法用"保养套餐"忽悠我了。
"偏见,往往是因为没真正体验过"
现在回想起来,我对电车的抵触,其实就跟当年智能手机刚出来时,一堆人嚷嚷"键盘机才是王道"一样。真用上了,才发现回不去了。
当然,电车不是完美的。冬天续航打折、超充排队、二手车贬值快……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如果你像我一样,90%的时间都在城市里代步,电车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绝对值得尝试。
所以,如果你还在纠结"电车靠不靠谱",我的建议是:别听网上那些键盘侠瞎扯,去4S店试驾一下,或者租一辆开几天。说不定,你也会像我一样,从"电车黑"变成"电车吹"。
毕竟,真香定律,谁也逃不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