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CX-5:外形惊艳,机械挡杆宣示倔强,300匹能翻身?

这年头,买车图啥?

图它能跑,图它好看,图它开起来不累心,对吧?

可偏偏有些品牌,非要走一条不寻常的路。

马自达,就是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倔骨头”。

尽管市场对它不算太友好,可论颜值这块,它从未在同级别里低过头。

2025东京车展上,全新一代CX-5露面了,光看外表,笔者的感觉是:这波设计,稳住了!

至少在视觉冲击力上,它赢了。

新CX-5:外形惊艳,机械挡杆宣示倔强,300匹能翻身?-有驾

咱们先从最抓眼球的地方说起。

这车延续了马自达那套看家的“动感哲学”,但显然又打磨得更锐利了。

车头那张大嘴,不再是简单的镀铬装饰,而是换成了密集的蜂窝网格,一下子就让整张脸显得更深沉,更像一张拉满弓的猎弓。

配上那对“回旋镖”式的头灯,这眼神,锋利得像是要刺破空气,运动感瞬间拉满。

这哪里是家用SUV,分明是披着羊皮的运动健将。

新CX-5:外形惊艳,机械挡杆宣示倔强,300匹能翻身?-有驾

车身尺寸的控制,更是体现了马自达的匠心。

四米六九的车长,一米八六的车宽,这个尺寸在当下SUV市场里,算是相当克制了。

它没有一味地追求“大就是好”,而是努力保持那种精致和灵巧。

我们都知道,车子一变大,那种随心所欲的操控感就容易被稀释。

但CX-5似乎在努力平衡这一点,它想做个“身段灵活的壮汉”。

新CX-5:外形惊艳,机械挡杆宣示倔强,300匹能翻身?-有驾

车尾的设计,也绝对算得上是点睛之笔。

细长的尾灯组,与前脸的锐利相呼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视觉闭环。

更妙的是,车尾正中,那个“MAZDA”的字母标识被镶嵌进去,这种处理手法,让整车尾部显得更紧凑、更高级。

下方那熏黑的包围和两个硕大的排气口,虽然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这只是造型师的“小把戏”,但它就是能烘托气氛,让人忍不住想去试试它的脾气。

新CX-5:外形惊艳,机械挡杆宣示倔强,300匹能翻身?-有驾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从惊艳的外表移到座舱内部时,情感的过山车就开始了。

内饰这部分,说实话,有点让人感到失落,它竟然朝着国内新能源车那个“极简主义”的方向靠拢了。

中控台几乎看不到实体按键,一块大屏成了视觉中心。

这让习惯了物理反馈的我,感觉像丢失了什么重要物件。

新CX-5:外形惊艳,机械挡杆宣示倔强,300匹能翻身?-有驾

但就在你以为马自达要彻底“电子化”的时候,一个东西猛地把你拽了回来——那个突兀却又无比坚定的机械式换挡杆!

你看它立在那里,粗壮有力,带着清晰的行程感。

这不就是马自达的宣言吗?

我们接受了屏幕的便利,但驾驶的乐趣,那份人与机器的直接对话,绝不能丢!

就像古人讲的“外圆内方”,它在外表上迎合了潮流,骨子里却还是那个坚持自我的硬核玩家。

新CX-5:外形惊艳,机械挡杆宣示倔强,300匹能翻身?-有驾

聊到这,咱们得直奔主题——这车开起来怎么样?

根据目前掌握的消息,初上市的燃油版搭载的是2.5L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那台被无数人称赞的6AT变速箱,并且提供了四驱版本。

这台发动机,虽然没有涡轮的暴力美学,但它的线性输出,那种油门踩下去,动力随之而来的自然感,是很多急躁的涡轮机给不了的。

笔者的经验是,在拥堵的城市里,自吸的平顺性,真的能让人心境平和不少。

更关键的是,马自达对底盘和转向的调校,那才是它的看家本领。

转向手感精准到仿佛方向盘直接连接着你的神经末梢,路面的细微变化,都能清晰地传递到手里。

这哪是十几万的车,这分明是“人马合一”的深度体验。

当然,马自达自己也清楚,光靠情怀和操控,在这个“卷王”时代很难站稳脚跟。

所以,他们正在研发的SKYACTIV-Z混动系统,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据说,这套系统的综合输出能迈过300马力的门槛!

一个操控如此精准的底盘,加上超过300匹的动力输出,那画面感,简直是让人血液升温。

如果能实现,CX-5就从一个“精致的潜力股”进化成了“全能的硬通货”。

不过,所有这些美好蓝图,都得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这车,会不会来咱们这儿卖?

考虑到马自达在国内市场的现状,这新一代CX-5的引入,真得看厂家战略的决心。

毕竟,国内消费者对空间和科技配置的渴求是实打实的,马自达的克制,在某些时候恰恰成了劣势。

我们期待它进来,期待它能以一个合理的价格,带着那套成熟的自吸和即将到来的强悍混动,重新抢占一部分市场。

这台全新CX-5,就像是马自达对世界发出的一份宣言:我们依然热爱设计,我们依然尊重驾驶体验。

它或许不够“卷”,但它有自己的格调,有不随波逐流的勇气。

它就像是车流中的一首老歌,初听可能不适应,但越品,越觉得那份韵味,难以替代。

我们这些老车迷,只能默默期待,这颗“东瀛明珠”,早日能在国内真正闪耀起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