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球汽车格局生中国品牌首夺双冠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0%

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近期发布的数据,2024年前九个月,全球范围内汽车生产量达到了6,780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2%。同时,销售量也录得6,540万辆,同比增长3.8%。在这一产业加速洗牌的时期,市场正显现出三大明显的结构变化。

首先,全球前十大汽车制造商的排名和格局正在经历重新调整(单位:万辆)。

1. 比亚迪(中国):以312万辆的产量和305万辆的销量,继续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榜首。

2. 丰田汽车(日本):产量为285万辆,销量为278万辆,但其在燃油车市场的占有率已下滑至29.3%。

此次排名变化中,中国车企表现尤为抢眼,首次有四家企业跻身前十,总市场占有率达到35.6%,相较2020年大幅提升了19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单季度的研发投入高达102亿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多家传统汽车巨头的研发总和。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突破关键临界点。

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指出,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达到2,610万辆,市场渗透率高达39.9%。当前细分市场主要呈现以下三大特点:

- 技术发展路径出现分化:在中国,纯电动汽车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高达68%;而在欧洲,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更受欢迎,占比达到55%;日本则开始量产搭载固态电池的汽车。

在动力电池领域,市场集中度也在持续提升。宁德时代以37.8%的市场占有率领跑,比亚迪弗迪电池紧随其后,占有22.1%的市场份额,而韩国三家主要动力电池企业的合计市场占有率则为26.3%。

再者,不同区域市场的发展态势也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中国市场(产量/销量:1,820万/1,750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渗透率已达到45.3%,出口量更是突破了580万辆,其中对俄罗斯的出口量增长了惊人的212%。同时,国内新势力车企如蔚来、小鹏等也首次实现了现金流转正。

最后,汽车产业正迎来深层次的变革。

随着800V高压平台车型的占比超过30%,以及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的装车量突破400万台,技术迭代正在加速进行。模式创新方面,CTC(底盘电池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成本降低了17%,而蔚来汽车的BaaS(电池即服务)模式也吸引了超过150万的用户。在政策层面,欧盟的反补贴调查导致中国电动车的出口转口贸易大幅增长,墨西哥成为了重要的中转地。

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全球汽车产业的价值链将发生重大重构,软件服务的贡献度可能达到22%,而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规模也将突破800亿元。在这一由电动化向智能化转变的产业变革中,掌握核心数据和生态优势的企业无疑将成为下一阶段的领跑者。

2024全球汽车格局生中国品牌首夺双冠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0%-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