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儿,那就是一汽奥迪要推出一款新车,叫A5L。
这车还没正式卖呢,光是预售阶段就引来了不少人的围观和讨论。
为啥呢?
因为这台车身上,你能看到很多新鲜的,甚至是有点矛盾的东西凑在了一起。
比如说,它是一台纯正的德国豪华品牌燃油车,但核心的智能驾驶系统,却用了咱们中国华为的技术;它本身定位是一台运动风格的轿跑,却专门为中国市场把车身拉长了一大截,轴距加长了77毫米,快赶上自家大哥A6L了。
这波操作,让很多人心里都犯嘀咕:奥迪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台预售价定在25万到29万之间的A5L,究竟是想讨好谁?
是传统燃油车的坚守者,还是想尝鲜智能科技的新用户?
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好好聊聊这台有点“特别”的奥迪。
先说说这车最直观的变化,就是那个“L”后缀代表的加长。
这在德系豪华车里不算新鲜事,宝马3系、奔驰C级,早就走上了这条“为中国加长”的路。
但奥迪A5L这次加得有点狠,一下子多了77毫米,让整个车轴距达到了2969毫米。
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概念,简单来说,就是这台车的后排空间,已经从原来那种“够用就行”的水平,一跃变成了“相当宽敞”的级别。
官方给出的后排腿部空间数据是920毫米,这意味着一个一米八的成年人坐进去,膝盖离前排座椅靠背还有挺大一段距离,坐姿可以很舒展,长途旅行也不会觉得憋屈。
奥迪这么做的心思其实很好懂,他们太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了。
在中国,一辆车很多时候不只是开给自己爽的,它还要承担起家庭出行的责任,要能舒舒服服地坐下老人和孩子,有时候还要兼顾一些商务接待的场面。
宽敞的后排,就是最直接的诚意和面子。
所以,这个加长,绝对是冲着中国家庭用户来的。
不过,有得必有失。
车身拉长之后,从侧面看,这台A5L原来那种紧凑、精悍的轿跑味道就淡了一些,车身中后段会显得有点臃肿,不如海外标准版的线条来得那么协调和纯粹。
对于那些追求原汁原味驾驶乐趣和运动美学的车迷来说,这可能是一种小小的遗憾。
再来看这台车最有话题性的部分——它的大脑,换成了华为的AD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这在传统豪华品牌里,绝对算是一个大新闻。
过去我们总开玩笑说,这些豪华品牌的车机系统,反应慢、功能少,跟咱们国产新势力的智能座舱比起来,简直就是老年机和智能手机的区别。
现在,奥迪A5L直接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咱们中国的科技巨头来解决。
这套系统可不是简单地加个大屏幕就完事了。
硬件上,它用了两个激光雷达,这可是目前顶尖智能汽车的标配,能让车子看得更远、更清楚。
反映到实际功能上,就是在高速公路上,它能帮你自动保持车道、调整速度、甚至完成变道超车;更厉害的是在市区里,它能识别红绿灯,处理复杂的十字路口,还能自己找车位、自己停进去。
这对于每天都要面对早晚高峰拥堵的上班族来说,确实能省不少心,让开车变得更轻松、更安全。
车内的三块大屏幕,加上一个能把信息投射到挡风玻璃上的抬头显示,科技感直接拉满。
特别是副驾驶那块屏幕,还有防偷看功能,坐副驾的人看电影追剧,完全不会影响到驾驶员,这个设计想得就很周到。
但是,这种“德系身体、中国大脑”的组合,也带来了一些需要适应的地方。
比如,华为的系统虽然好用,但车里的软件应用数量,还是比不上那些纯电新势力车型那么丰富。
而且,这套智能驾驶系统骨子里还是透着德国人的严谨和保守。
它的所有判断和操作,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有时候处理路况会显得有点“过分小心”,比如在路口转弯时可能会比人开的更慢一些,不像有些新势力那么“果断”。
这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开车永远稳字当头,但少了一点年轻人的冲劲。
最后,我们来聊聊一台车最根本的东西,那就是开起来感觉怎么样。
奥迪A5L用的是大众集团最新的第五代EA888发动机,这颗“德国心脏”也做了升级。
最大的亮点是它用上了一个跟保时捷同款的技术,叫可变截面涡轮。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它能让发动机在低速起步的时候,动力来得更快,大大减少了以前那种踩下油门要等一下车子才有反应的“迟滞感”,让驾驶体验更顺畅。
有些车型还带了一套48伏的轻度混合动力系统,但大家别误会,这个系统主要是为了省点油,让车辆启停的时候更平顺,并不能像真正的混动车那样用电跑很长距离。
底盘还是奥迪一贯的扎实风格,前后都是五连杆独立悬架,高配车型还有奥迪招牌的quattro四驱系统,在下雨下雪天开车,车轮能牢牢抓住地面,让人心里特别踏实。
不过,这套动力系统也不是十全十美。
虽然起步响应变快了,但在中途加速,比如从时速60公里提到100公里的时候,还是能感觉到动力输出不是那么一气呵成,有点阶段感。
标准版的悬架在过一些烂路的时候,处理得不够干脆,车里还是能感觉到一些多余的晃动。
而那个四驱系统,虽然稳,但也增加了车子的重量,在快速过弯的时候,会感觉车身没有后驱车那么灵活轻巧。
综合看下来,一汽奥迪A5L就像一个努力跟上时代潮流的“优等生”。
它一方面坚守着自己作为德系豪华品牌的传统优势,比如精良的机械品质、扎实的底盘和高级的行驶质感;另一方面,它又非常务实地去拥抱变化,用加长空间来满足中国家庭的需求,用华为的智能科技来弥补自己在智能化方面的短板。
它不是一台极致的驾驶机器,也不是一台纯粹的科技玩物,而是一个力求平衡的“多面手”。
它非常适合这样一群人:他们喜欢传统燃油车那种实实在在的机械感和驾驶乐趣,但又不想在智能化体验上落后于时代,希望自己的车既能满足日常代步和家庭出行的实用需求,又能提供足够的科技感和便利性。
这台车,可以说是奥迪在当前这个新旧交替的汽车时代,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一个非常聪明、也非常有诚意的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