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造车新势力阵营迎来戏剧性转折。以"半价理想"著称的零跑汽车,凭借15万级爆款C16实现销量反超,以22.17万辆的成绩首次将理想汽车(20.39万辆)拉下销冠宝座。这场胜利背后,却折射出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集体焦虑。
零跑C16的逆袭堪称教科书级性价比之战。这款与理想L7尺寸相当的中大型SUV,通过增程式电动系统、激光雷达等越级配置,配合15.18万起的震撼定价,精准击中家庭用户痛点。车主王先生坦言:"省下十几万获得70%的豪华体验,这笔账谁都会算。"这种"红米式"打法让零跑连续四个月稳居新势力榜首,更创下B10新车预售1小时抢空1.5万辆的纪录。
然而销量捷报难掩盈利隐忧。尽管去年四季度实现8000万净利润,但今年一季度再度亏损1.3亿元。对比理想单车数万元的利润,零跑每辆车零件成本就占售价85%,13%的毛利率已是其历史新高。创始人朱江明"中大型SUV卖五六万才合理"的惊人之语,更暴露了行业价格战的惨烈程度。
这场由零跑掀起的降价风暴,正在重塑市场格局。比亚迪90%销量来自15万以下车型,小鹏靠MONA M03等平价车冲进前三,连合资品牌都加入战局——别克君威直降10万求生存。乘联会数据显示,新能源车上半年平均降价幅度达12%,远超燃油车的8.9%。但代价同样沉重:经销商80%车型价格倒挂,全行业利润率仅4.3%,41.7%的经销商陷入亏损。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市场已陷入"越卖越亏"的恶性循环。零跑们用"冰箱彩电大沙发"吸引用户的同时,核心三电技术投入却捉襟见肘。当价格战打到临界点,行业或将面临更严峻的质量危机。正如某车企高管感叹:“我们不是在卖车,是在用亏损换市场份额。”
这场没有赢家的内卷游戏,或许该按下暂停键了。当消费者为"半价豪车"欢呼时,更需要警惕背后透支行业健康的代价。毕竟,可持续的发展生态,才是对用户利益长久的保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