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热闹的事,就是那个大家都熟悉的豪华品牌奥迪,在中国市场一口气发布了两款新车。
这事发生在8月7号,一汽奥迪推出了全新的A5L和纯电动SUV Q6L e-tron。
按理说,这应该是件大好事,毕竟奥迪这个牌子在中国深耕了三十多年,马上就要迎来第一千万个车主了,在这个节骨眼上推新车,可以说是意义非凡。
很多人都期待着,这个一直把“突破科技”挂在嘴边的德国老牌车企,这次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
但是,当发布会结束,价格和配置一公布,不少原本满怀期待的人们心里却泛起了一丝嘀咕。
感觉这顿精心准备的“大餐”,虽然看上去色香味俱全,但仔细一品,却发现有几个地方的味道,似乎不太对中国消费者的胃口。
就好像一个外国厨师,虽然学会了用酱油和筷子,但做出来的中国菜,总还带着点他家乡的习惯。
咱们今天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来聊聊这两款新车,看看它们到底带来了哪些新东西,又留下了哪些让人觉得有点可惜的地方。
先说说那台接替奥迪A4L位置的新车,叫做A5L。
这台车可是奥迪的重头戏,用上了奥迪最新的平台和技术,发动机也做了升级,动力性能方面,奥迪作为老牌车企的功底还是非常扎实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且,这个新平台本身是很先进的,它既可以造我们常见的纯汽油车,也完全支持造混合动力的车。
这就让人很期待了,因为现在国内的市场风向标已经很明确了,大家越来越喜欢混动车。
混动车起步快,开起来顺,关键还省油,对于每天在城市里通勤的人来说,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一汽奥迪这次发布的A5L,所有车型竟然全都是纯燃油版,一个混动版本都没有。
这就让人有点看不懂了。
官方说,别着急,混动版要等到今年12月份才能上市交付。
这话听着没毛病,但市场竞争可不等人啊。
这好几个月的时间里,那些原本就冲着混动技术去的消费者,很可能就扭头去看别的牌子了。
更有意思的是,同是奥迪旗下的上汽奥迪,他们家的那款A5L Sportback,早就用上了轻度混合动力技术,不仅加速更快,油耗也更低。
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奇怪的对比,自家兄弟都已经用上更省钱、性能更好的新技术了,一汽奥迪这边的主力新车却还要让消费者再等等。
虽然A5L的起步价定在了23.98万元,确实比上汽奥迪那款要便宜一些,但这感觉就像是,你明明有更好的东西,却偏要藏着掖着,先卖个基础版,这在如今这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无疑是给了竞争对手机会,也让不少潜在买家感到了第一个遗憾。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这次发布会的另一个重头戏,那就是奥迪在智能化和电动化上的新动作。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汽车,光有好的发动机和底盘已经不够了,还得够“聪明”。
在这方面,我们中国的科技企业走在了世界前列。
奥迪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这次他们做了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就是和华为以及宁德时代这两家中国顶尖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
Q6L e-tron用的电池是和宁德时代联合开发的,续航和充电速度都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充电十分钟就能跑将近三百公里,这确实很厉害。
更吸引人眼球的,是两款新车都计划搭载华为提供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这套系统硬件非常豪华,又是激光雷达又是高清摄像头,理论上可以实现非常高级的自动辅助驾驶功能,让开车变得更轻松、更安全。
这本来是这次发布会最大的亮点,也是奥迪追赶时代潮流最有力的证明。
然而,奥迪在这里的操作,又一次让人感到了困惑。
对于燃油版的A5L来说,首批上市的所有车型,都没有搭载这套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想要体验这个“最强大脑”,最早也要等到10月份。
而对于纯电动的Q6L e-tron,虽然可以选装,但这个选装包的价格高达3.88万元。
对于一台起售价就接近37万的车来说,还需要再花将近4万块钱去解锁它最核心的卖点之一,这在很多消费者看来,是有点难以接受的。
这就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在奥迪的观念里,顶级的智能驾驶功能似乎仍然是一种“奢侈品”,是需要额外付费才能享受的差异化配置。
可他们也许没注意到,现在国内的汽车市场已经变天了。
很多二十多万的国产新能源车,都已经把类似的高阶智能驾驶功能作为了标准配置,或者是以一个非常亲民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
当竞争对手们都在努力降低高科技的门槛,让更多人能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时,奥迪这种“功能选装、高价解锁”的策略,就显得有些保守和不接地气了。
这可以说是这次发布会留下的第二个,也是最让人感到可惜的一个遗憾。
最后,前面提到的这两个遗憾,其实都指向了同一个根源,那就是奥迪在定价和配置策略上,依然沿用着一套非常传统的燃油车时代的逻辑。
这种逻辑的核心就是“高低配分明,层层加价”。
比如A5E,用一个很有诱惑力的低起售价把消费者吸引过来,但当你真的去了解这个最低配的车型时,会发现它在动力、配置上和高配车型差距很大,很多你想要的酷炫功能、核心技术,都需要加钱往上选。
这种模式在过去也许行得通,但在信息高度透明的今天,消费者早就变得非常精明,大家会去仔细对比,看每一分钱到底花得值不值。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Q6L e-tron上。
它的定价区间本身就不低,在这个价位上,有太多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
这些对手们往往在配置上给得非常大方,主打的卖点基本上都是全系标配,让消费者感觉很实在。
相比之下,奥迪还需要额外花钱选装核心的智能驾驶功能,这无疑会削弱它的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我们必须承认,奥迪正在努力地为中国市场做出改变。
它开始倾听中国消费者的声音,在车里加入了更多的大屏幕和智能语音功能;它也放下了身段,主动与中国的顶尖科技企业合作,这都是值得肯定的积极信号。
但是,从这次两款新车的发布来看,这种改变似乎还不够彻底。
它引进了中国的先进技术,却没有同步引进中国市场更先进、更透明的商业模式。
如果奥迪希望在未来竞争如此激烈的中国市场继续保持领先,或许不仅需要在技术上“突破”,更需要在思路上“启迪”,真正站在中国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才能提供既有豪华品质、又有实在价值的好产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