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ES8这次火爆得真不是盖的。想象一下,刚开门,门缝都还没关好,客服就来一句:锁单别等太久,意向金份额已超预期三级。我当场就有点懵,心想:这是卖菜的还是卖车的?结果进去一看,APP弹出提示,流量竟然大到频繁瘫痪,得刷个几次才能搞定。
其实我对这个数字没细想过,但估算下来,锁单确实差不多满屏的已锁定。我问旁边的销售:这会儿能确认大概多少订单?他嘟囔了句:估个40%不到可能没戏。这就是我体感的火爆——一小时内差不多五万单,简单粗暴。
比起去年同期那台乐道L90月销1万左右,这次ES8的预售,真要说是翻了个大底儿。你看,价格压在40万左右,这确实是创了历史——你说4米大块头,空间比上一代还大,价格还更实惠,谁不心动?我曾和销售打趣:这车你们怎么想的?把价格往下压会不会有人觉得不够豪华?他笑:你供应链底层也在变,成本控制得其实挺紧的,降点价,销量反而上不封顶。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感觉是不是太看好,毕竟消费者愿意为这档钱买一台大空间的纯电SUV,真不是随便说说。估算一下,28万的版本,加上各种礼包,如果再算上续航、配置,实际成交价可能在33-36万之间,利润空间还算合理。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前几天拍的相册里,拍到一份蔚来内部的文件,写着全新ES8搭载了102度电池,我就想:这电池真是个涨分点。想象一下,像你买个大冰箱,容量大了,它的能耗是不是相应提升?但蔚来切换的电池·整合策略,就是在容量大这点上,力推续航优势。
其实有个细节我一直没想明白——为什么这个价格能瞬间变成市场标杆?是不是产品设计上的创新,真的让其他品牌望尘莫及?或者说,蔚来这个品牌的品牌效应,背后暗藏的供应链博弈以及研发的积淀,才是真正的核心。
我持个疑问,蔚来的换电技术是不是像我想象的那么成熟?我还记得去年试驾那次,觉得方向盘太细,刹车有点点头,这也是我个人感受,不能算数据,把它放在争论里也没错——但反应一点点就是:这车既能搞定城市通勤,又能应付长途,空间大到车内坐五个人还不挤。
对比嘛,别的同级车,比如问界M9、理想L9,空间大是大,但价格一个个都过50万,ES8其实用更厚的配置、合理的定价,把门槛拉低了。你不觉得这样,才是真正的杀手锏吗?但有个问题,我在想:既然市场这么大,别的品牌还会不会跟进?还是只剩下蔚来一枝独秀了?
这中间还涉及到供应链的优化,蔚来在补能网络上铺了3500座换电站,想象一下就像你开车在高速上,有家便利店帮你快换电,省时间得很。其实我觉得,蔚来的长远主义就是一直在搭建这样一个体系,硬实力都瞒不过消费者——大空间、快充、保证续航和价格。市场到底应不应该这么快接受这价格我还在犹豫。
说到价格,我突然想到,之前有人抱怨:一个大块头SUV,30万都算便宜了。我想,其实这也是一种心理预期——你以为大块头就得高价,谁能想到这次蔚来可以用豪华体验+价格战打破平衡?你说是不是?
为什么我敢这么说?可能是我见过太多品牌忽悠消费者的伎俩,想想这个价格,理想L9都得50万起步,ES8投入市场后,带来的不仅是销量压力,也是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你觉得,未来豪华纯电SUV会不会像它的DSLR相机一样,走向平民化?
我还在想,除了产品本身,用户的心理又怎么被调动的?这次的配套权益也算大招,比如6年免费车联网、15万公里质保……像我身边的试驾车主,真有人为了试试新配置,花了200块预约时间,那种期待感,就是在价格下调、权益丰富的背景下自然铺开的。
不过也不得不承认,ES8的成功,多少还跟蔚来自带话题体有关。你不觉得,像李斌在发布会上的那句话:只要拼,能做到的比想象中还多。它就像在告诉所有人:我们不止是个车厂,更像是个生活平台。这让消费者觉得:这不只是买车,还买未来。
谁又能保证,这次的火爆只是一阵子的热度?真正的挑战,到底是来自谁?我觉得,可能还是那些目前还在观望,等着看这风头的朋友。一台车,能赢多久?我真不知道。
(这段先按下不表)说到没人真正能猜透消费者下一秒想什么,比如:大块头的SUV,到底能撑多久?还是只要够好,再加点情感关怀,就能聊个天长地久。你,有没有碰到过,甚至想象自己买了这台ES8,打算用它开多久才算够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