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U8抻了个“L”,诸位看官怎么着?
讲真,头一回瞧见仰望U8L的定妆照,脑子里蹦出的词儿是:这货是真“支棱”起来了。加长、加长,再加长,恨不能把后座空间变成移动的“声色犬马”。如今这世道,车企们可真是卯足了劲儿在“硕”字上做,仿佛车子越大,就越能拿捏住咱老百姓的某种心照不宣的情结。
可话又说回来,这背后到底捣鼓的是啥名堂?莫非真就是那句老话,“船大好顶浪”?
咱先瞅瞅这车的主体。“抻长版”U8L,从官方透出的风声看,骨架子基本沿用了U8的基因,但在三围上来了个大幅度跃升。它瞄准的客群是哪些人?明摆着,是那些对空间有着极致追求,又垂涎奢华调性的“金主爸爸”们。要知道,一百零几万起步的U8,已经让不少人望洋兴叹了,这“L”码一出,估摸着身价还得往上拔一拔。
那么问题来了,车企们为何这般痴迷于推出加长款?究其根本,是市场需求的鼓噪,也是品牌形象的营建。
一方面,我朝消费者对车辆肚量的需求,的确可观。您想啊,扶老携幼出行,谁不想舒舒服服地窝在敞亮的后排?特别是那些有商务差遣的,后排简直就是移动的指挥部,舒适性和私密性,缺一不可。所以,加长款车型往往更能熨帖这些需求。
另一方面,加长本身也是一种“亮肌肉”的骚操作。您瞧,人家劳斯莱斯、宾利都有加长版,咱也得有,而且还得比他们更“霸道”,更金碧辉煌。这可不仅仅是卖车,更是贩卖一种身段,一种符码。
当然,也有人会觉得,这纯属“门面功夫”,中看不中用。毕竟,这么一个“巨无霸”,在城里穿梭也挺吃力的,找地儿“安营扎寨”更是难于登天。而且,一味地贪图尺寸,会不会损耗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这就得拎出一个要害:价值取向。对于那些对空间和排场有着极致癖好的人来说,这些问题或许压根儿就不在考量范畴。他们更看重的是,这辆车能否昭示自己的段位和身价,能否给自己带来更巴适的乘坐体验。
实际上,这种现象背后,也折射出一些社会心理。咱们总是习惯性地用物质来界定成功,用身外之物来标榜自己。车子、房子、包包,似乎都成了标签,贴在身上,昭告天下“我混得还行”。
然而,这种价值取向,真就站得住脚吗?当咱们把过多的心思都花在追逐物欲上时,会不会忽略了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求?
与惯常的认知相左,汽车的价值不该仅仅囿于空间大小和配置高低。它更该是一种行具,一种依傍,一种生活方式的具象。
所以,仰望U8L的横空出世,或许能满足一部分人的欲求,但也点醒了咱们,在追求“大”的同时,更要关注内心。说到底,真正的奢华,不是体现在车身尺码上,而是体现在生活的质感和内心的丰盈程度上。
区区一个“L”,就足以撩拨起诸多思绪。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成功与物质画上等号时,是否冷落了那些真正举足轻重的东西?
全部评论 (0)